价值分析视角下供认之转变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10页 |
2 供认之概述 | 第10-15页 |
·供认之界定 | 第10-11页 |
·供认之含义 | 第10-11页 |
·供认之特征 | 第11页 |
·供认之证据能力 | 第11-12页 |
·供认之关联性 | 第12页 |
·供认之可采性 | 第12页 |
·供认与自认 | 第12-13页 |
·供认与自首 | 第13-15页 |
3 效率价值观下之供认 | 第15-21页 |
·效率之界定 | 第15-16页 |
·效率之含义 | 第15页 |
·诉讼效率之含义 | 第15-16页 |
·外国供认制度之效率价值评析 | 第16-18页 |
·神示证据时代之供认 | 第16-17页 |
·法定证据时代之供认 | 第17-18页 |
·我国供认制度之效率价值评析 | 第18-21页 |
·我国古代之供认 | 第18-19页 |
·刑讯逼供与效率 | 第19-21页 |
4 正义价值观下之供认 | 第21-30页 |
·正义之界定 | 第21-22页 |
·正义之含义 | 第21页 |
·程序正义之含义 | 第21-22页 |
·外国供认制度之正义价值评析 | 第22-26页 |
·外国供认制度发展之依据 | 第23-24页 |
·外国供认制度之新规则 | 第24-26页 |
·我国供认制度之正义价值评析 | 第26-30页 |
·我国近代之供认 | 第26-27页 |
·新中国成立后之供认 | 第27-30页 |
5 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下之供认 | 第30-39页 |
·和谐之界定 | 第30-31页 |
·和谐之含义 | 第30页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含义 | 第30-31页 |
·辩诉交易制度之和谐价值评析 | 第31-33页 |
·辩诉交易之含义 | 第31-32页 |
·交易取供之和谐性 | 第32-33页 |
·我国确立辩诉交易之必要与可行 | 第33-36页 |
·确立辩诉交易之必要性 | 第33-35页 |
·确立辩诉交易之可行性 | 第35-36页 |
·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下我国供认制度之重构 | 第36-39页 |
·辩诉交易前置之含义 | 第36页 |
·辩诉交易前置之适用原则 | 第36-37页 |
·辩诉交易前置之内容 | 第37-39页 |
6 结语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附录 | 第44页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