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论文--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论文--医疗服务制度论文

新农合在促进卫生资源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实现机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6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文献综述第10-13页
  (一) 新农合对医疗卫生事业的促进作用第10-11页
  (二) 新农合对卫生资源转移的促进作用第11-13页
 三、研究方法第13页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第13-14页
 五、创新与不足第14-16页
第二章 新农合对促进卫生资源转移的作用原理第16-23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第16-19页
  (一) 新农合制度的性质第16-17页
  (二) 可得性与可及性第17-19页
  (三) 卫生资源及其转移第19页
 二、卫生资源在城乡间转移的作用原理第19-23页
  (一) 卫生资源在城乡间配置失衡的缘由第19-21页
  (二) 新农合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转移的作用模型第21-23页
第三章 新农合制度对卫生资源转移的作用第23-43页
 一、筹资制度对卫生资源转移的作用第23-26页
  (一) 筹资制度作用概述第23-24页
  (二) 政府责任的加大有利于参合率提高第24-25页
  (三) 筹资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参合人数增加第25-26页
  (四) 小结第26页
 二、补偿制度对卫生资源转移的作用第26-32页
  (一) 补偿制度作用概述第26-27页
  (二) 补偿模式的选择有效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总量的增加第27-30页
  (三) 报销比例与水平与基层医疗机构经济效益的正相关关系第30-31页
  (四) 小结第31-32页
 三、管理制度对卫生资源转移的作用第32-43页
  (一) 管理制度作用概述第32-33页
  (二) 基金使用率有利于参合农民满意度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收益增加第33-36页
  (三) 付费方式的变革有利于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第36-39页
  (四) 管理模式有利于控制制度运行成本第39-41页
  (五) 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新农合促进卫生资源转移的案例分析第43-55页
 一、江苏省新农合制度与卫生资源状况第43-49页
  (一) 江苏省新农合制度运行状况第43-46页
  (二) 江苏省卫生资源状况第46-49页
 二、江苏省新农合制度与卫生资源转移的相关性及其回归分析第49-53页
  (一) 村级卫生资源与新农合运行机制指标的相关性与回归分析第49-50页
  (二) 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与新农合运行机制指标的相关性与回归分析第50-51页
  (三) 县医院及以上卫生资源与新农合运行机制指标的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第51-53页
 三、分析与讨论第53-55页
  (一) 资金使用率的提高促进村级的卫生人力资源实现有效转移第53页
  (二) 住院补偿比促进乡镇卫生院一级卫生资源使用率有效提高第53-54页
  (三) 筹资水平促进县医院及以上医院卫生物力资源有效增加第54-55页
第五章 新农合促进卫生资源转移的实现机制第55-62页
 一、制度内实现机制第55-58页
  (一) 加大政府责任,提高筹资水平第55-56页
  (二) 完善补偿方案,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报销比例第56-57页
  (三) 调整补偿水平,提高基金利用率第57-58页
 二、制度外实现机制第58-62页
  (一) 公共财政支出向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倾斜第58-60页
  (二) 医科毕业生向农村卫生服务体系转移第60-62页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苏州市外来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调查及对策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苏州市居民亚健康现患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