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2页 |
·能源现状与建筑节能 | 第9-10页 |
·太阳能的特点及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 | 第10页 |
·浅层地能与浅层岩土蓄能 | 第10-11页 |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5页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太阳能、土壤热源的基本理论 | 第16-22页 |
·太阳辐射 | 第16-19页 |
·太阳辐射有关角度的计算 | 第16-18页 |
·太阳直射辐射 | 第18页 |
·太阳散射辐射 | 第18-19页 |
·太阳总辐射 | 第19页 |
·土壤的性质 | 第19-21页 |
·土壤的热物性 | 第19-20页 |
·土壤的初始温度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太阳能-地下坑槽季节性土壤蓄热热泵供暖系统设计 | 第22-30页 |
·单体建筑热负荷计算 | 第22页 |
·系统设计 | 第22-26页 |
·太阳能集热器选型 | 第23页 |
·地下坑槽及水平埋管设计 | 第23-25页 |
·热泵机组选型 | 第25页 |
·地板辐射供暖末端设计 | 第25页 |
·循环水泵选型 | 第25-26页 |
·板式换热器选型 | 第26页 |
·系统的运行模式 | 第26-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太阳能-地下坑槽季节性土壤蓄热热泵供暖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30-41页 |
·系统各部件的数学模型 | 第30-37页 |
·集热器的数学模型 | 第30-32页 |
·热泵机组的数学模型 | 第32-33页 |
·地下坑槽及水平埋管的数学模型 | 第33-35页 |
·板式换热器的数学模型 | 第35-36页 |
·地板辐射传热的数学模型 | 第36页 |
·供暖房间的热力计算模型 | 第36-37页 |
·系统模式转换控制条件 | 第37-40页 |
·太阳能集热器的启停条件 | 第37-38页 |
·埋地管换热器的启停条件 | 第38页 |
·热泵的启停条件 | 第38-39页 |
·地板辐射供暖的启停条件 | 第39页 |
·系统各运行模式的控制条件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太阳能-地下坑槽季节性土壤蓄热热泵供暖系统的模拟运行特性研究 | 第41-63页 |
·系统模拟框图 | 第41页 |
·模拟系统参数 | 第41-43页 |
·系统的模拟运行特性分析 | 第43-47页 |
·系统的蓄热特性分析 | 第43-45页 |
·系统的取热特性分析 | 第45-47页 |
·系统模拟运行影响因素分析 | 第47-60页 |
·集热器倾角对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 | 第47-49页 |
·土壤初始温度对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 | 第49-51页 |
·集热器面积对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 | 第51-53页 |
·保温层厚度对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土壤的含水量对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 | 第54-56页 |
·坑槽体积对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 | 第56-58页 |
·热泵容量对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 | 第58-60页 |
·系统在其它地区的模拟运行特性研究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系统经济性分析 | 第63-68页 |
·经济性分析原则 | 第63页 |
·经济性分析方法 | 第63-66页 |
·简单补偿年限法 | 第63-64页 |
·标准补偿年限内的计算费用法 | 第64页 |
·动态补偿年限法 | 第64页 |
·寿命周期净现值收益法 | 第64-65页 |
·年度净收益法 | 第65页 |
·净收益-投资比法 | 第65-66页 |
·经济性分析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