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公务员激励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8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8-22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2-38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22-25页 |
·公务员的概念 | 第22-23页 |
·我国国家公务员 | 第23页 |
·激励的概念 | 第23-24页 |
·公务员激励制度 | 第24页 |
·影响公务员激励制度的因素 | 第24-25页 |
·人力资源理论 | 第25-37页 |
·组织策动力 | 第25-28页 |
·相关人力理论 | 第28-30页 |
·激励理论 | 第30-36页 |
·人员流动理论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河北省公务员激励制度现状及问题 | 第38-53页 |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38-39页 |
·河北省公务员激励制度发展现状 | 第39-44页 |
·公务员队伍结构优化素质提高 | 第39-40页 |
·注重学习培训 | 第40-41页 |
·完善考核评议制度 | 第41-42页 |
·加强监督惩罚力度 | 第42-43页 |
·工资收入稳步提高 | 第43-44页 |
·河北省公务员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44-52页 |
·招录方面 | 第44-45页 |
·不同部门或地区待遇不平衡 | 第45-47页 |
·培训教育方法落后 | 第47-48页 |
·绩效考核方法有待提高 | 第48-49页 |
·负激励缺失 | 第49-50页 |
·意识形态激励欠缺 | 第50页 |
·存在公务员流失现象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河北省公务员激励制度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 第53-71页 |
·问卷调查的内容目的和方法 | 第53-54页 |
·有效调查问卷总体情况 | 第54-56页 |
·被调查对象特征统计 | 第54-55页 |
·各项因素影响程度比例统计 | 第55-56页 |
·公务员需要调查表统计分析 | 第56-63页 |
·公务员需要调查表的总体特征 | 第56-57页 |
·不同性别公务员需要特征分析 | 第57-58页 |
·不同年龄公务员需要特征分析 | 第58-60页 |
·不同学历公务员需要特征分析 | 第60-61页 |
·不同行政级别公务员需要特征分析 | 第61-63页 |
·公务员工作积极性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 第63-69页 |
·公务员工作积极性影响因素调查表总体特征 | 第63-65页 |
·不同年龄公务员工作积极性影响因素特征分析 | 第65-66页 |
·不同学历公务员工作积极性影响因素特征分析 | 第66-67页 |
·不同行政级别公务员工作积极性影响因素特征分析 | 第67-68页 |
·不同性别公务员工作积极性影响因素特征分析 | 第68-69页 |
·公务员流动问题分析 | 第69页 |
·公务员流动特点 | 第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5章 河北省公务员激励制度的重构 | 第71-94页 |
·河北省公务员激励制度重构的总体思路 | 第71-73页 |
·重构公务员激励制度的核心思想 | 第71-72页 |
·构建公务员激励制度的“五力”模型 | 第72-73页 |
·构建公务员激励制度的原则 | 第73-76页 |
·以人为本 | 第73页 |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 第73-74页 |
·激励与监督并重 | 第74页 |
·同步激励 | 第74-75页 |
·功绩制原则 | 第75页 |
·正负激励相结合 | 第75页 |
·差异化激励 | 第75-76页 |
·注重激励的长效性 | 第76页 |
·重构河北省公务员激励制度的措施 | 第76-93页 |
·构建更加完善的竞争激励体系 | 第77-79页 |
·完善薪酬福利激励体系 | 第79-81页 |
·改进分权授权激励体系 | 第81-83页 |
·注重建设组织文化激励体系 | 第83-84页 |
·设立科学的学习培训激励体系 | 第84-86页 |
·构建公务员柔性流动制度 | 第86-87页 |
·改善绩效考核激励体系 | 第87-88页 |
·强化约束监督和负激励 | 第88-91页 |
·完善情感激励体系 | 第91-92页 |
·抓好公务员思想道德建设 | 第92-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结论 | 第94-96页 |
附录 | 第96-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作者简介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