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成型压力釜的设计与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复合材料的定义及分类 | 第11页 |
·中国复合材料的发展 | 第11-12页 |
·树脂基复合材料生产工艺分类 | 第12-13页 |
·树脂基复合材料生产工艺选择 | 第13页 |
·压力釜工艺过程特点及应用 | 第13-14页 |
·压力釜工艺过程特点 | 第13-14页 |
·压力釜工艺应用范围 | 第14页 |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复合材料成型压力釜的总体设计 | 第16-22页 |
·复合材料成型压力釜概况 | 第16-19页 |
·压力釜的组成 | 第16-17页 |
·压力釜的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压力釜的技术要求 | 第18-19页 |
·温度及压力设计要求 | 第19-21页 |
·温度设计要求 | 第20-21页 |
·压力设计要求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复合材料成型压力釜的釜体设计 | 第22-32页 |
·釜体直径的选取 | 第22-23页 |
·釜体壁厚的计算 | 第23页 |
·釜体封头的计算 | 第23-24页 |
·封头的选型 | 第23页 |
·封头参数的确定 | 第23-24页 |
·封头壁厚的确定 | 第24页 |
·釜体长度的计算 | 第24页 |
·釜体材料的选取 | 第24-26页 |
·压力釜附件的选型及尺寸设计 | 第26-27页 |
·鞍式支座的设计 | 第26页 |
·吊耳的设计 | 第26页 |
·工艺接管的设计 | 第26-27页 |
·开孔和开孔补强结构的设计 | 第27-28页 |
·开孔结构要求 | 第27-28页 |
·开孔补强 | 第28页 |
·压力釜密封结构设计 | 第28-30页 |
·压力釜快开装置设计 | 第30-31页 |
·罐门设计 | 第30页 |
·罐门支承结构设计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复合材料成型压力釜的传动设计 | 第32-42页 |
·小车传动装置设计 | 第32-34页 |
·小车的工作原理 | 第32-33页 |
·小车的运动分析 | 第33页 |
·小车的受力分析 | 第33页 |
·钢丝绳及卷筒的选取 | 第33-34页 |
·电动机的选型 | 第34-35页 |
·减速器的选型 | 第35页 |
·小车的运动控制 | 第35-36页 |
·导轨的设计 | 第36-37页 |
·小车的设计 | 第37页 |
·升降机构设计 | 第37-41页 |
·工作原理 | 第37-38页 |
·升降台力学分析 | 第38-39页 |
·升降台技术参数 | 第39页 |
·液压缸推力计算 | 第39-40页 |
·液压部件设计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5章 压力釜的仿真及有限元分析 | 第42-51页 |
·Pro/E简介 | 第42-43页 |
·压力釜的仿真 | 第43-45页 |
·运动仿真简介 | 第43-44页 |
·压力釜传动机构和升降机构的运动仿真 | 第44-45页 |
·Ansys简介 | 第45-48页 |
·压力釜受力分析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2页 |
·总结 | 第51页 |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