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引渡制度的完善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1章 引渡制度概述 | 第10-23页 |
·引渡的概念及特征 | 第10-14页 |
·引渡的概念 | 第10-11页 |
·引渡的特征 | 第11-14页 |
·引渡制度的历史演变 | 第14-16页 |
·古代至近代 | 第14页 |
·近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14-15页 |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至今 | 第15-16页 |
·引渡的原则 | 第16-23页 |
·自愿对等原则 | 第16-17页 |
·死刑犯不引渡原则 | 第17-18页 |
·政治犯不引渡原则 | 第18-20页 |
·本国公民不引渡原则 | 第20-21页 |
·双重犯罪原则 | 第21-23页 |
第2章 国外引渡制度的新发展 | 第23-30页 |
·对于引渡问题上“条约前置主义”的限制 | 第23-24页 |
·明确允许在无双边条约情况下开展引渡合作 | 第23页 |
·允许将多边公约或者个案协议作为引渡合作的基础 | 第23页 |
·允许极个别情况下的例外 | 第23-24页 |
·关于政治犯不引渡原则与死刑犯不引渡原则的新变化 | 第24-26页 |
·政治犯罪例外原则的适用范围日益受限 | 第24-25页 |
·死刑犯不引渡原则的新变化 | 第25-26页 |
·人权保护运动的影响与简易引渡程序的适用 | 第26-28页 |
·各国对人权保护条款重视程度提升明显 | 第26-28页 |
·简易引渡程序日益受到青睐 | 第28页 |
·对本国公民不引渡原则的限制不断放宽 | 第28-30页 |
第3章 我国引渡制度的现状及完善 | 第30-47页 |
·我国引渡制度的现状分析 | 第30-39页 |
·我国引渡制度发展的概况 | 第30页 |
·我国引渡立法的主要内容 | 第30-33页 |
·我国引渡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3-39页 |
·完善我国引渡制度的措施 | 第39-44页 |
·完善我国引渡制度的宏观思考 | 第39-40页 |
·完善我国引渡制度的微观举措 | 第40-44页 |
·对于引渡替代性措施的思考 | 第44-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