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论盗窃罪的窃取行为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页
一、盗窃行为与秘密窃取第8-17页
 (一) 盗窃行为之"秘密性"的有关法律规定第8-10页
  1、国外对盗窃行为之"秘密性"的相关法律规定第8-9页
  2、我国对盗窃行为之"秘密性"的相关规定第9-10页
 (二) 盗窃行为之"秘密性"的理论争议第10-13页
  1、国外关于盗窃行为之"秘密性"的理论争议第11页
  2、国内关于盗窃行为之"秘密性"的理论争议第11-12页
  3、盗窃行为之"秘密性"争议原因第12-13页
 (三) "秘密性"通说之评析兼公然盗窃理论之提倡第13-17页
  1、对通说之评析第13-15页
  2、公然盗窃之提倡第15-17页
二、盗窃行为的构成第17-31页
 (一) 盗窃行为的本质第17-20页
  1、破坏原本占有关系第18-20页
  2、建立新的财物控制关系第20页
 (二) 盗窃的行为样态第20-26页
  1、秘密窃取行为第20-23页
  2、平和方式公然取财行为第23-26页
 (三) 盗窃行为的开始第26-28页
  1、理论上的学说争议第27-28页
  2、本文对盗窃行为开始的理解第28页
 (四) 盗窃行为的结束第28-31页
  1、盗窃行为结束(既未遂)标准的学说争议第28-30页
  2、失控与控制说的比较分析第30-31页
三、盗窃行为与相关行为的区别第31-35页
 (一) 盗窃行为与抢夺行为的区别第31-33页
  1、行为是否具有造成他人伤亡可能性第32页
  2、行为是否符合"对物的暴力"第32-33页
 (二) 盗窃行为与诈骗行为的区别第33-35页
  1、行为人是否存在处分财物的行为第33-34页
  2、欺骗行为与非法占有财物间是否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第34页
  3、被害人是否具有处分财物的真实意思表示第34-35页
结语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9页
后记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刑法中的抢夺行为
下一篇:论我国商标侵权的司法判定--以商标混淆可能性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