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 ·概述 | 第9-15页 |
|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 第9-10页 |
| ·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 | 第10-13页 |
| ·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 | 第13-15页 |
| ·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节点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我国规范对钢管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的规定 | 第17-18页 |
| ·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节点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18-19页 |
| ·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节点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8页 |
| ·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节点研究的发展趋势 | 第18-19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组合加强环式节点的试验研究 | 第21-41页 |
| ·引言 | 第21页 |
| ·试验概况 | 第21-27页 |
| ·试件模型的选取 | 第22-23页 |
| ·材料的力学性能 | 第23-24页 |
| ·试验加载制度及步骤 | 第24页 |
| ·节点区域试验量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 第24-27页 |
| ·节点初始刚度分析 | 第27-30页 |
| ·线刚度比对节点初始刚度的影响 | 第27-28页 |
| ·轴压比对节点初始刚度的影响 | 第28-29页 |
| ·长细比对节点初始刚度的影响 | 第29-30页 |
| ·节点荷载应变分析 | 第30-40页 |
| ·加强环荷载应变分析 | 第31-36页 |
| ·节点核心区钢管柱的应变分析 | 第36-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三章 组合加强环式边节点加强环初始刚度分析 | 第41-50页 |
| ·引言 | 第41页 |
| ·边节点钢加强环的初始抗拉、压刚度 | 第41-42页 |
| ·边节点组合加强环的初始抗拉、压刚度 | 第42-46页 |
| ·基本假定及变形函数 | 第42-43页 |
| ·边节点组合加强环的初始抗拉刚度公式推导 | 第43-46页 |
| ·受混凝土板约束的加强环的初始抗压刚度公式 | 第46页 |
| ·边节点钢加强环与组合加强环初始抗拉刚度比较 | 第46-47页 |
| ·边节点组合加强环受力有限元分析 | 第47-49页 |
| ·模型及材料 | 第47页 |
| ·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第47-49页 |
| ·理论分析与有限元结果对比 | 第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组合加强环式中节点加强环初始刚度分析 | 第50-60页 |
| ·引言 | 第50页 |
| ·中节点钢加强环的初始抗拉刚度分析 | 第50-56页 |
| ·基本假定及变形函数 | 第50-51页 |
| ·中节点钢加强环板在拉力作用下的总势能 | 第51-56页 |
| ·中节点钢加强环初始抗拉刚度 | 第56页 |
| ·中节点组合加强环的抗拉刚度分析 | 第56-59页 |
| ·基本假定及变形函数 | 第56页 |
| ·组合加强环板在拉力作用下的总势能 | 第56-58页 |
| ·中节点组合加强环初始抗拉刚度 | 第58-59页 |
| ·中节点钢加强环与组合加强环初始抗拉刚度比较 | 第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五章 组合加强环式节点抗剪承载力分析 | 第60-66页 |
| ·引言 | 第60页 |
| ·组合加强环式节点受力状态分析及破坏形式 | 第60-61页 |
| ·组合加强环式边节点抗剪承载力分析 | 第61-64页 |
| ·组和加强环式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基本思路 | 第61页 |
| ·基本假设 | 第61-62页 |
| ·核心混凝土的抗剪承载力 | 第62-63页 |
| ·钢加强环的抗剪承载力 | 第63-64页 |
| ·组合加强环式节点抗剪承载力 | 第64页 |
| ·组合框架试验模型节点承载力分析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 ·主要工作 | 第66页 |
| ·主要结论 | 第66页 |
| ·展望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