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风力发电的发展背景 | 第9页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3 风力发电的现状与前景 | 第11-14页 |
1.3.1 全球风力发电的现状与前景 | 第11-13页 |
1.3.2 中国风力发电的现状和前景 | 第13-14页 |
1.4 风电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4.1 风电的控制方法 | 第14-15页 |
1.4.2 两种风力发电系统的特点 | 第15-16页 |
1.4.3 双馈风机故障控制策略 | 第16-17页 |
1.5 低电压穿越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5.1 LVRT技术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1.5.2 国内外的低电压穿越的相关规定 | 第18-20页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双馈风机的原理和数学模型 | 第21-31页 |
2.1 变速恒频风电系统发电原理 | 第21-23页 |
2.1.1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结构 | 第21-22页 |
2.1.2 双向功率变换器原理 | 第22-23页 |
2.2 风力机的数学模型 | 第23-24页 |
2.3 双馈风电机数学模型 | 第24-28页 |
2.3.1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DFIG的数学模型 | 第24-26页 |
2.3.2 两相旋转坐标系下DFIG的数学模型 | 第26-28页 |
2.4 电网故障 | 第28-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基于撬棒电路的转子侧暂态分析及改进控制策略 | 第31-50页 |
3.1 转子侧撬棒电路的原理和控制策略 | 第31-32页 |
3.2 DFIG的定子磁链分析 | 第32-37页 |
3.2.1 双馈风机的数学模型 | 第32-33页 |
3.2.2 故障前后DFIG的定子磁链分析 | 第33-37页 |
3.3 DFIG转子电流分析 | 第37-43页 |
3.3.1 DFIG功率分析 | 第37-38页 |
3.3.2 DFIG转子特性分析 | 第38-43页 |
3.4 基于变桨距的优化crowbar控制策略 | 第43-45页 |
3.4.1 Crowbar接入后的DFIG无功功率特性 | 第43-44页 |
3.4.2 基于变桨距的改进控制策略 | 第44-45页 |
3.6 仿真 | 第45-4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改善转子电流稳定性的自抗扰控制器 | 第50-63页 |
4.1 传统PID控制 | 第50-51页 |
4.2 自抗扰控制器 | 第51-56页 |
4.2.1 跟踪微分器 | 第52-54页 |
4.2.2 扩张状态观测器 | 第54-55页 |
4.2.3 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率 | 第55-56页 |
4.3 转子电流自抗扰控制器 | 第56-59页 |
4.4 仿真与分析 | 第59-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