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19页 |
1.1 土壤镉污染现状及镉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 第13页 |
1.1.1 土壤镉污染现状 | 第13页 |
1.1.2 镉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13页 |
1.2 锌、镉元素在植物内的相互作用关系 | 第13-14页 |
1.2.1 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13-14页 |
1.2.2 锌、镉在植物体内的相互作用关系 | 第14页 |
1.3 植物体内的锌、镉转运蛋白 | 第14-16页 |
1.3.1 锌铁调控蛋白(ZIP)家族 | 第15页 |
1.3.2 P1B-ATP酶重金属转运蛋白 | 第15-16页 |
1.3.3 ABC转运蛋白家族 | 第16页 |
1.4 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4.1 2-DE-MS联用技术 | 第16-17页 |
1.4.2 多维液相色谱技术 | 第17页 |
1.4.3 同位素标记亲和标签技术 | 第17页 |
1.4.4 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 | 第17页 |
1.5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土培条件下不同施锌方式对水稻中锌、镉积累的影响 | 第19-28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2.2 试剂、仪器和设备 | 第19页 |
2.2.1 试剂 | 第19页 |
2.2.2 仪器和设备 | 第19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19-21页 |
2.3.1 土壤处理及水稻培养 | 第19-20页 |
2.3.2 试验设计 | 第20页 |
2.3.3 测定方法 | 第20-21页 |
2.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1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1-27页 |
2.4.1 土壤中施加锌肥对水稻各部位锌、镉含量的影响 | 第21-23页 |
2.4.2 叶面喷施锌肥对水稻中锌、镉含量的影响 | 第23-25页 |
2.4.3 锌对水稻中镉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的影响 | 第25-26页 |
2.4.4 讨论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水培条件下锌对水稻幼苗镉积累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第28-39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28页 |
3.2 试剂、仪器和设备 | 第28-29页 |
3.2.1 试剂 | 第28页 |
3.2.2 仪器和设备 | 第28-29页 |
3.3 试验方法 | 第29-30页 |
3.3.1 水稻培养 | 第29页 |
3.3.2 试验设计 | 第29页 |
3.3.3 测定指标和方法 | 第29-30页 |
3.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0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0-38页 |
3.4.1 不同浓度锌对低镉处理下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30-31页 |
3.4.2 不同浓度锌对低镉处理水稻幼苗中锌、镉含量的影响 | 第31页 |
3.4.3 不同浓度锌对低镉处理水稻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1-37页 |
3.4.4 MDA含量变化 | 第37-38页 |
3.4.5 讨论 | 第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锌对镉处理水稻差异蛋白质表达谱的研究 | 第39-52页 |
4.1 试验材料 | 第39页 |
4.2 试剂、仪器和设备 | 第39-40页 |
4.2.1 试剂 | 第39页 |
4.2.2 仪器和设备 | 第39-40页 |
4.3 试验方法 | 第40-42页 |
4.3.1 水稻膜蛋白的提取 | 第40页 |
4.3.2 蛋白浓度测定 | 第40页 |
4.3.3 iTRAQ试验 | 第40页 |
4.3.4 肽段酶解 | 第40页 |
4.3.5 iTRAQ标记 | 第40页 |
4.3.6 SCX色谱分级 | 第40页 |
4.3.7 LC-MS/MS数据采集 | 第40-41页 |
4.3.8 蛋白鉴定和定量分析 | 第41页 |
4.3.9 差异表达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1-42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42-50页 |
4.4.1 根部膜蛋白浓度 | 第42-45页 |
4.4.2 水稻幼苗根部膜蛋白的iTRAQ定量结果分析 | 第45-50页 |
4.4.3 讨论 | 第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5.1 结论 | 第52-53页 |
5.1.1 土培条件下不同施锌方式对水稻幼苗锌、镉积累的影响 | 第52页 |
5.1.2 水培条件下锌对水稻幼苗镉积累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第52页 |
5.1.3 锌对镉处理水稻差异蛋白质表达谱的研究 | 第52-53页 |
5.2 创新点 | 第53页 |
5.3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附录 | 第6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作者简历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