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部分 肠菌无创性预测大肠癌模型的系统性研究 | 第11-36页 | 
| 前言 | 第11-13页 | 
| 1.材料方法 | 第13-19页 | 
| 1.1 研究对象 | 第13-14页 | 
| 1.2 机器学习算法 | 第14-19页 | 
| 2.结果 | 第19-33页 | 
| 2.1 A、B两人群基本数据分析 | 第19页 | 
| 2.2 不同分类器利用肠菌预测大肠癌的能力有差异 | 第19-23页 | 
| 2.3 分类器在两人群中预测大肠腺瘤的能力评估 | 第23-29页 | 
| 2.4 未分类的OTUs值比分好类的OTUs值能进一步提高预测效能 | 第29-30页 | 
| 2.5 肠菌结合FOBT后可稍增加对大肠癌的预测能力 | 第30-31页 | 
| 2.6 模型中起重要作用的肠菌种类概览 | 第31-33页 | 
| 3.讨论 | 第33-36页 | 
| 第二部分 肠上皮细胞特异性synbindin基因敲除对小鼠大肠癌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第36-100页 | 
| 前言 | 第36-39页 | 
| 第一章 肠上皮细胞特异性synbindin基因敲除小鼠的构建及鉴定 | 第39-61页 | 
| 1.材料与方法 | 第39-54页 | 
| 1.1 材料 | 第39-44页 | 
| 1.2 方法 | 第44-54页 | 
| 2.结果 | 第54-57页 | 
| 2.1 基因敲除小鼠的建立 | 第54-56页 | 
| 2.2 基因敲除小鼠的鉴定 | 第56-57页 | 
| 3.讨论 | 第57-61页 | 
| 第二章 肠上皮特异性synbindin基因敲除小鼠大肠肿瘤发生减少 | 第61-76页 | 
| 1.材料与方法 | 第61-66页 | 
| 1.1 材料 | 第61-62页 | 
| 1.2 方法 | 第62-66页 | 
| 2.结果 | 第66-73页 | 
| 2.1 CAC模型中SynbindinΔIEC小鼠肿瘤发生减少 | 第66-69页 | 
| 2.2 肠上皮细胞特异性敲除synbindin并不能阻止炎症的发生 | 第69-71页 | 
| 2.3 Synbindin敲除可促进肠上皮细胞凋亡,抑制增殖 | 第71-73页 | 
| 3.讨论 | 第73-76页 | 
| 第三章 肠上皮特异性synbindin敲除可抑制Wnt通路活性 | 第76-96页 | 
| 1.材料和方法 | 第76-86页 | 
| 1.1 材料 | 第76-81页 | 
| 1.2 方法 | 第81-86页 | 
| 2.结果 | 第86-92页 | 
| 2.1 RNA-sequence及 GSEA分析发现Wnt通路在SynbindinΔIEC小鼠结肠中活性降低 | 第86-89页 | 
| 2.2 SynbindinΔIEC小鼠结肠组织中β-catenin、c-Myc和 cyclinD1 表达降低 | 第89-91页 | 
| 2.3 沉默synbindin可抑制结肠癌细胞系Wnt通路活性 | 第91-92页 | 
| 3.讨论 | 第92-96页 | 
| 第四章 肠上皮特异性敲除synbindin对小鼠肠菌的影响 | 第96-100页 | 
| 1.材料与方法 | 第96页 | 
| 2.结果 | 第96-99页 | 
| 3.讨论 | 第99-100页 | 
| 结论 | 第100-10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1-107页 | 
| 致谢 | 第107-10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著 | 第109-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