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11-19页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2、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6页 |
1、国内研究文献 | 第13-14页 |
2、国外研究文献 | 第14-16页 |
3、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6页 |
(三)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研究方法 | 第16页 |
2、理论工具 | 第16-17页 |
(四)研究内容 | 第17页 |
(五)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7-19页 |
1、创新点 | 第17页 |
2、不足之处 | 第17-19页 |
二、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演变历程及风险分析 | 第19-33页 |
(一)相关概念解析 | 第19-21页 |
1、地方政府债务 | 第19-20页 |
2、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第20-21页 |
(二)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历史演变过程 | 第21-25页 |
1、国家公债出现(1949 年-1978 年) | 第21页 |
2、地方政府债务起步阶段(1978 年-1994 年) | 第21-22页 |
3、地方政府债务增长阶段(1994 年-2005 年) | 第22页 |
4、地方政府债务扩张阶段(2005 年-2014 年): | 第22-23页 |
5、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释放阶段(2014 年至今) | 第23-25页 |
(三)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原因分析 | 第25-27页 |
1、制度政策方面 | 第25页 |
2、政绩考核方面 | 第25-26页 |
3、政府职能方面 | 第26页 |
4、债务监管方面 | 第26页 |
5、土地监管方面 | 第26-27页 |
6、金融机构推动方面 | 第27页 |
(四)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分类 | 第27-32页 |
1、债务规模风险 | 第27-29页 |
2、结构风险 | 第29-31页 |
3、管理风险 | 第31页 |
4、经济环境风险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三、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债务之间风险传导分析 | 第33-39页 |
(一)土地财政概念与现状分析 | 第33-34页 |
(二)土地与政府债务风险传导研究 | 第34-36页 |
1、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债务的关联机制 | 第34-35页 |
2、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债务的互动强化效应 | 第35-36页 |
(三)土地财政变动对地方债风险的影响 | 第36-38页 |
1、土地价格波动性较强 | 第37页 |
2、土地资源有限 | 第37页 |
3、土地出让收入结余有限 | 第37-38页 |
4、土地财政运作存在不规范现象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四、土地财政视角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类型与潜在威胁—以z市s区为案例 | 第39-46页 |
(一)Z市S区财政状况及政府债现状 | 第39-40页 |
(二)S区政府债务与土地财政的相互关系 | 第40-41页 |
(三)S区债务风险类型 | 第41-43页 |
1、财政风险 | 第41页 |
2、信用风险 | 第41-42页 |
3、潜在断贷风险 | 第42页 |
4、潜在偿还风险 | 第42页 |
5、监控存在漏洞 | 第42-43页 |
(四)S区债务风险威胁分析 | 第43-44页 |
1、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43页 |
2、政府公信力下降 | 第43页 |
3、贪腐问题 | 第43页 |
4、政府公共服务的缩水 | 第43-44页 |
(五)S区应对债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 第44-45页 |
1、强化债务管理水平 | 第44页 |
2、构建债务预算支出管理 | 第44页 |
3、逐步消化存量债务 | 第44页 |
4、推进融资平台转型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五、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相关措施 | 第46-51页 |
(一)积极引导土地财政转型 | 第46-47页 |
1、实行土地多元化供给 | 第46页 |
2、完善土地储备制度 | 第46-47页 |
3、完善市场合作机制 | 第47页 |
(二)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 | 第47-48页 |
1、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制度 | 第47-48页 |
2、强化政府绩效管理制度 | 第48页 |
3、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 第48页 |
(三)提高地方政府偿债能力 | 第48-49页 |
1、涵养税源,扩充偿债资金来源 | 第48-49页 |
2、合理运用债务置换及PPP模式 | 第49页 |
3、加强信息披露,建立风险偿债基金 | 第49页 |
(四)拓宽地方政府资金来源 | 第49-50页 |
1、适度发行债券 | 第49-50页 |
2、引入社会资本,化解存量债务规模 | 第50页 |
3、加强资金转移支付力度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