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研究的实践价值 | 第10-12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2.1.1 虚拟经济理论 | 第14页 |
2.1.2 金融发展理论 | 第14-15页 |
2.1.3 企业多元化经营理论 | 第15页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2.2.1 关于金融化定义方面的研究 | 第15-16页 |
2.2.2 关于金融化动因方面的研究 | 第16-18页 |
2.2.3 关于企业金融化与融资约束、经济后果的研究 | 第18-19页 |
2.2.4 文献述评 | 第19-20页 |
3 制造型企业金融化与经营绩效的理论分析 | 第20-31页 |
3.1 制造型企业金融化概况分析 | 第20-27页 |
3.1.1 制造型企业金融化概念及界定 | 第20-22页 |
3.1.2 制造型企业金融化的表现 | 第22-23页 |
3.1.3 制造型企业金融化动因分析 | 第23-25页 |
3.1.4 制造型企业金融化模式分析 | 第25-27页 |
3.1.5 金融化在制造型企业中的定位分析 | 第27页 |
3.2 制造型企业金融化对经营绩效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27-31页 |
3.2.1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 | 第27-28页 |
3.2.2 金融化与融资约束 | 第28-30页 |
3.2.3 金融化与离心多元化战略 | 第30-31页 |
4 华资实业金融化与经营绩效案例分析 | 第31-62页 |
4.1 华资实业基本概况 | 第31页 |
4.2 华资实业金融化分析 | 第31-37页 |
4.2.1 华资实业金融化发展历程和演变 | 第31-33页 |
4.2.2 华资实业金融化表现分析 | 第33-35页 |
4.2.3 华资实业金融化动因和模式分析 | 第35-36页 |
4.2.4 华资实业金融化的定位分析 | 第36-37页 |
4.3 华资实业金融化与融资约束情况分析 | 第37-40页 |
4.3.1 从金融化动因方面分析 | 第37-38页 |
4.3.2 从投资和筹资活动方面分析 | 第38-40页 |
4.4 华资实业离心多元化战略影响分析 | 第40-50页 |
4.4.1 金融化对企业经营理念的影响 | 第40-42页 |
4.4.2 金融化对原有实体产业的影响 | 第42-49页 |
4.4.3 企业金融板块发展状况分析 | 第49-50页 |
4.5 华资实业金融化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 | 第50-62页 |
4.5.1 金融化行为的市场反应分析 | 第51-53页 |
4.5.2 企业经营发展缓慢 | 第53-55页 |
4.5.3 盈利能力逐渐下降 | 第55-58页 |
4.5.4 企业经营风险日益加剧 | 第58-60页 |
4.5.5 实体业务走向衰亡 | 第60-62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62-66页 |
5.1 结论 | 第62-63页 |
5.2 建议 | 第63-65页 |
5.2.1 保持金融与实业比例协调 | 第63-64页 |
5.2.2 使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 | 第64页 |
5.2.3 加强政府部门金融引导工作 | 第64-65页 |
5.3 不足与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