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36页 |
| ·铝土矿尾矿的产生 | 第13-19页 |
| ·我国的铝土矿资源 | 第13-15页 |
| ·铝土矿选矿 | 第15-19页 |
| ·铝土矿浮选尾矿的影响和危害 | 第19-20页 |
| ·铝土矿尾矿综合利用现状 | 第20-23页 |
| ·建筑材料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 ·耐火材料中的应用 | 第21页 |
| ·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 ·其它方面的应用 | 第22-23页 |
| ·一次铝硅合金的生产及应用现状 | 第23-29页 |
| ·一次铝硅合金的生产 | 第23-26页 |
| ·一次铝硅合金的应用现状 | 第26-29页 |
| ·碳热还原法制取铝硅合金的优点 | 第29-31页 |
| ·碳热法生产铝硅合金的发展与现状 | 第31-33页 |
| ·研究的意义、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33-36页 |
| 第2章 碳热法制取铝硅合金的团块性能研究 | 第36-59页 |
| ·引言 | 第36-37页 |
| ·制团物料 | 第37-40页 |
| ·铝硅矿物 | 第37页 |
| ·碳质还原剂 | 第37-39页 |
| ·粘结剂 | 第39-40页 |
| ·原料配比计算 | 第40-43页 |
| ·实验 | 第43-46页 |
| ·实验设备 | 第43-44页 |
| ·生团块抗压强度测定 | 第44页 |
| ·生团块气孔率的测试 | 第44-45页 |
| ·电阻率测试 | 第45-46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6-57页 |
| ·生团块真密度 | 第46-47页 |
| ·生团块性能研究的单因素实验 | 第47-53页 |
| ·团块性能研究的正交实验 | 第53-54页 |
| ·烧结条件对团块性能的影响 | 第54-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第3章 碳管炉内碳热还原铝土矿浮选尾矿制取一次铝硅合金的研究 | 第59-73页 |
| ·引言 | 第59-60页 |
| ·实验 | 第60-64页 |
| ·实验原料 | 第60页 |
| ·实验设备 | 第60-61页 |
| ·实验操作 | 第61-62页 |
| ·实验表征 | 第62-6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4-71页 |
| ·石墨坩埚内气压的影响 | 第64-65页 |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65-67页 |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67-68页 |
| ·烟煤含量的影响 | 第68-69页 |
| ·产物组织形貌的研究 | 第69-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 第4章 电弧炉内碳热还原铝土矿浮选尾矿制取一次铝硅合金的研究 | 第73-89页 |
| ·引言 | 第73-74页 |
| ·实验 | 第74-75页 |
| ·实验原料 | 第74页 |
| ·实验设备 | 第74页 |
| ·实验操作 | 第74-75页 |
| ·实验表征 | 第75页 |
| ·实验的结果与讨论 | 第75-87页 |
| ·电气参数 | 第75-76页 |
| ·配碳量 | 第76-77页 |
| ·冶炼操作 | 第77-79页 |
| ·产物分析 | 第79-86页 |
| ·TG/DTA测试 | 第86-87页 |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 第5章 碳热还原法制取铝硅合金的机理研究 | 第89-106页 |
| ·引言 | 第89-90页 |
| ·热力学分析 | 第90-94页 |
| ·Al_2O_3-C系 | 第90-92页 |
| ·Al_2O_3-SiO_2-C系 | 第92-94页 |
| ·实验 | 第94-95页 |
| ·实验原料 | 第94页 |
| ·实验操作 | 第94-9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95-105页 |
| ·真空碳管炉中产物的XRD分析 | 第95-96页 |
| ·电弧炉中产物的XRD分析 | 第96-98页 |
| ·电弧炉产物组织形貌的研究 | 第98-100页 |
| ·TG/DTA分析 | 第100-101页 |
| ·Fe_2O_3添加对制取一次铝硅合金的影响 | 第101-103页 |
| ·反应机理的讨论 | 第103-10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 第6章 碳热还原法制取铝硅合金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106-120页 |
| ·引言 | 第106页 |
| ·动力学实验原理 | 第106-110页 |
| ·Flynn-Wall-Ozawa(FWO)法 | 第107-109页 |
| ·Kissinger法 | 第109-110页 |
| ·实验 | 第11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10-1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8-120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120-12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2-131页 |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1-132页 |
| 致谢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