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整流器技术研究状态 | 第11-15页 |
1.2.1 整流器的数学模型 | 第11-12页 |
1.2.2 整流器拓扑图 | 第12页 |
1.2.3 整流器系统控制策略 | 第12-15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电压型PWM整流器的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 | 第17-28页 |
2.1 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拓扑及分类 | 第17-19页 |
2.1.1 电压型PWM整流器的基本组成 | 第17页 |
2.1.2 电压型PWM整流器分类 | 第17-19页 |
2.2 电压型PWM整流器的工作机理 | 第19-23页 |
2.2.1 PWM整流器的四种运行状态 | 第19-21页 |
2.2.2 三相两电平整流器的数学模型 | 第21-23页 |
2.3 坐标系的变换 | 第23-27页 |
2.3.1 三相静止向两相静止坐标的转换 | 第24-25页 |
2.3.2 两相静止到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的转换 | 第25-27页 |
2.3.3 两相静止坐标系到60°坐标系的转变 | 第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双闭环控制器设计 | 第28-59页 |
3.1 滑模变结构的控制原理 | 第28-29页 |
3.2 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自身的抖动问题 | 第29-31页 |
3.2.1 抖动的危害 | 第30页 |
3.2.2 产生抖动的原因 | 第30-31页 |
3.2.3 基于趋近律的方法削弱抖动 | 第31页 |
3.3 变指数趋近律的提出及性能分析 | 第31-35页 |
3.3.1 变指数趋近律的提出 | 第31-32页 |
3.3.2 变指数趋近律与一般指数趋近律的分析 | 第32-33页 |
3.3.3 变指数趋近律的稳定性研究 | 第33-34页 |
3.3.4 变指数趋近律的修正因子的功能 | 第34-35页 |
3.4 变指速趋近律的验证 | 第35-38页 |
3.5 基于变指数趋近律的滑模变结构电压环控制器的设计 | 第38-40页 |
3.6 精确反馈线性化控制 | 第40-43页 |
3.7 基于状态反馈的滑模变结构电流环控制器的研究 | 第43-48页 |
3.8 电压空间矢量SVPWM的调制技术 | 第48-59页 |
3.8.1 电压空间矢量的原理 | 第48-51页 |
3.8.2 传统的SVPWM空间矢量调制技术 | 第51-55页 |
3.8.3 基于60°坐标系下SVPWM空间矢量调制技术 | 第55-59页 |
第4章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仿真与分析 | 第59-79页 |
4.1 输出电压的计算及功率器件的选型 | 第59-60页 |
4.2 电压型整流器的电感数值的选取 | 第60-64页 |
4.2.1 整流器在稳定状态下满足功率指标时电感计算 | 第60-62页 |
4.2.2 整流器在稳态条件下满足快速跟踪指标时电感值的计算 | 第62-64页 |
4.3 电压型整流器的直流侧电容参数计算 | 第64-65页 |
4.4 系统仿真 | 第65-79页 |
4.4.1 系统参数和仿真模型的搭建 | 第65-70页 |
4.4.2 系统的仿真分析 | 第70-79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