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网络变更的风险分析与评估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8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第二章 基于FMEA的 IP网络变更风险因素识别 | 第15-19页 |
2.1 结构和功能分析 | 第15-16页 |
2.2 风险识别和分析 | 第16-19页 |
第三章 IP网络变更风险分析和评估 | 第19-31页 |
3.1 层次分析 | 第19-22页 |
3.1.1 风险层次结构分析 | 第19-20页 |
3.1.2 层次单排序 | 第20-21页 |
3.1.3 层次总排序 | 第21-22页 |
3.2 计算关联度 | 第22-29页 |
3.2.1 建立参考向量 | 第22-24页 |
3.2.2 建立比较向量 | 第24页 |
3.2.3 建立子准则风险关联度矩阵 | 第24-29页 |
3.3 输出模糊评价向量 | 第29页 |
3.4 风险灰色关联评估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第31-56页 |
4.1 项目基本介绍 | 第31-35页 |
4.1.1 项目背景 | 第31页 |
4.1.2 变更目标 | 第31-33页 |
4.1.3 变更规划 | 第33-35页 |
4.2 FMEA分析识别风险因素 | 第35-40页 |
4.2.1 结构分析 | 第35-37页 |
4.2.2 功能分析 | 第37页 |
4.2.3 风险识别 | 第37-38页 |
4.2.4 风险分析 | 第38-40页 |
4.3 模糊层次分析和灰色关联评估 | 第40-54页 |
4.3.1 层次分析 | 第40-43页 |
4.3.2 计算关联度 | 第43-53页 |
4.3.3 输出模糊评价向量 | 第53页 |
4.3.4 风险灰色关联评估 | 第53-54页 |
4.4 主要风险因素分析及改进 | 第54-56页 |
4.4.1 主要风险因素分析 | 第54页 |
4.4.2 风险管理措施 | 第54-55页 |
4.4.3 改进结果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6-58页 |
5.1 主要研究工作 | 第56-57页 |
5.2 未来研究方向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