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论 | 第10-25页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第10-13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20页 |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0-24页 |
四、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24-25页 |
第一章 结构抑或能动——构建国家自主性理论的范式差异 | 第25-32页 |
第一节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两大范式 | 第26-29页 |
一、社会结构理论 | 第26-27页 |
二、个体行动理论 | 第27-29页 |
第二节 国家自主性理论中的结构与能动范式 | 第29-32页 |
一、以斯考切波为代表的结构性范式 | 第29-30页 |
二、以诺德林格为代表的能动性范式 | 第30-32页 |
第二章 关于国家概念的比较分析 | 第32-38页 |
第一节 斯考切波:结构自主性国家 | 第33-35页 |
一、强制性组织 | 第33-34页 |
二、制度性结构 | 第34-35页 |
第二节 诺德林格:官员自主性国家 | 第35-38页 |
一、公共官员的主体性地位 | 第35-36页 |
二、公共官员的权威性决策 | 第36-38页 |
第三章 关于国家目标的比较分析 | 第38-44页 |
第一节 斯考切波:组织自为形成的国家目标 | 第38-41页 |
一、“内向意义上的政治逻辑” | 第39-40页 |
二、“外向意义上的安全逻辑” | 第40-41页 |
第二节 诺德林格:官员偏好形成的国家目标 | 第41-44页 |
一、公共官员的分歧性偏好 | 第41-42页 |
二、公共官员分歧偏好的加权平衡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关于国家能力的比较分析 | 第44-53页 |
第一节 斯考切波:国家能力主要体现为制度能力 | 第45-48页 |
一、基础性制度能力 | 第46-47页 |
二、单项国家制度能力 | 第47-48页 |
第二节 诺德林格:国家能力主要体现为官员策略 | 第48-53页 |
一、官员强化一致性偏好策略 | 第49-50页 |
二、官员消除分歧性偏好策略 | 第50-51页 |
三、官员逆社会偏好策略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结构与能动的互动——构建国家自主性理论的范式补充 | 第53-61页 |
第一节 结构与能动的双向互构 | 第54-55页 |
第二节 斯考切波:结构中的个人能动 | 第55-58页 |
一、精英阶层——社会变革中的偶然性因素 | 第56-57页 |
二、政治领导集团——国家建设的主导行动者 | 第57-58页 |
第三节 诺德林格:官僚精英的结构性约束 | 第58-61页 |
一、宪政规则:民主国家自主性的必要前提 | 第58-60页 |
二、制度塑造:国家偏好一致性的必要保障 | 第60-61页 |
结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