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营养限制条件下ATGL维持草鱼脂肪细胞脂质代谢稳态的转录调控机制研究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主要符号对照表第17-1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8-34页
    1.1.脂解及脂解酶的类型第18-19页
    1.2.胞内脂解途径相关脂酶及其调控机制第19-30页
        1.2.1 中性脂肪酶介导的脂解第19-26页
        1.2.2 自噬和酸性脂肪酶介导的脂解第26-29页
        1.2.3 其他脂酶第29-30页
    1.3 脂解代谢产物的分子信号作用第30-32页
        1.3.1 脂解产生的脂肪酸与PPAR信号第30-31页
        1.3.2 脂解产生的脂肪酸与胰岛素信号第31-32页
        1.3.3 脂解产生的DG与PKC信号第32页
    1.4 胞内脂酶在鱼类中的研究第32-33页
    1.5 本研究的目标、意义和内容第33-34页
第二章 草鱼中性脂酶的克隆及其在脂肪细胞营养限制过程中的表达第34-48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34-39页
        2.1.1 主要试验仪器和试剂第34-35页
        2.1.2 草鱼前体脂肪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处理:第35页
        2.1.3 中性脂酶基因完整CDS的获得第35-37页
            2.1.3.1 第一链c DNA的合成第35-36页
            2.1.3.2 引物设计第36页
            2.1.3.3 PCR扩增第36-37页
            2.1.3.4 PCR产物纯化回收第37页
            2.1.3.5 DNA纯化产物连接T载体第37页
            2.1.3.6 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胞以及挑选阳性克隆测序第37页
        2.1.4 脂酶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7页
        2.1.5 甘油三酯含量检测第37页
        2.1.6 脂肪细胞脂滴及细胞核染色第37-38页
        2.1.7 Real-time PCR第38页
        2.1.8 Western Blot第38页
        2.1.9 统计分析第38-39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9-44页
        2.2.1 中性脂酶CDS序列分析第39页
        2.2.2 基因结构分析第39-40页
        2.2.3 共线性分析第40-41页
        2.2.4 中性脂酶在草鱼中的组织表达第41页
        2.2.5 营养限制促进ATGL的表达第41-44页
    2.3 讨论第44-47页
    2.4 小结第47-48页
第三章 草鱼脂肪细胞ATGL的功能研究第48-61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8-51页
        3.1.1 主要仪器第48页
        3.1.2 主要试剂第48页
        3.1.3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8-49页
        3.1.4 GB1-6*His-PET-21a(+)-ATGL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第49页
        3.1.5 pET-21a-PEDF重组蛋白的亲和纯化第49页
        3.1.6 草鱼前体脂肪细胞的培养第49页
        3.1.7 甘油三酯含量测定第49页
        3.1.8 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测定第49页
        3.1.9 甘油含量的测定第49-50页
        3.1.10 Gyk酶活检测第50页
        3.1.11 实时定量PCR(RT-PCR)第50页
        3.1.12 脂肪细胞免疫荧光第50-51页
        3.1.13 脂肪细胞脂滴及细胞核染色第51页
        3.1.14 数据分析第51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51-56页
        3.2.1 ATGL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及条件优化第51-53页
        3.2.2 目的蛋白的亲和纯化第53页
        3.2.3 脂肪细胞对融合蛋白的吸收第53页
        3.2.4 ATGL在草鱼脂肪细胞中的定位第53-54页
        3.2.5 草鱼ATGL促进脂肪细胞甘油三酯的分解第54页
        3.2.6 草鱼ATGL促进脂肪细胞脂肪酸β-氧化基因及重新酯化基因的表达第54-55页
        3.2.7 ATGL-PPARγ防止脂肪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发生及甘油三酯的过度丢失第55-56页
    3.3 讨论第56-60页
    3.4 小结第60-61页
第四章 营养限制条件下ATGL转录调控机制的研究第61-76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61-66页
        4.1.1 主要仪器第61页
        4.1.2 主要试剂第61页
        4.1.3 Genome walking第61-62页
        4.1.4 草鱼ATGL基因5’侧翼区系列缺失体的构建第62-63页
        4.1.5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63页
        4.1.6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缺失突变第63-64页
        4.1.7 转录因子PPARα、CREB及 RXRα过表达载体的构建第64-65页
        4.1.8 细胞转染第65页
        4.1.9 萤光素酶活性检测第65页
        4.1.10 草鱼原代脂肪细胞培养第65-66页
        4.1.11 甘油三酯含量测定第66页
        4.1.12 脂肪细胞脂滴及细胞核染色第66页
        4.1.13 实时定量PCR(RT-PCR)第66页
        4.1.14 Western Blot第66页
        4.1.15 cAMP含量测定第66页
        4.1.16 PKA酶活测定第66页
        4.1.17 数据分析第66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66-73页
        4.2.1 草鱼ATGL基因5’侧翼区系列报告基因质粒的构建第66-67页
        4.2.2 草鱼ATGL基因核心启动子的鉴定第67-68页
        4.2.3 草鱼ATGL基因核心启动子序列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第68页
        4.2.4 PPARα和CREB位点是维持草鱼ATGL基因启动子活性的顺式作用元件第68-69页
        4.2.5 cAMP/PKA/CREB调控刺激状态下ATGL的转录第69-72页
        4.2.6 PPARα调控基础状态下ATGL的转录第72页
        4.2.7 营养限制条件下cAMP/PKA/CREB参与ATGL的转录调控第72-73页
    4.3 讨论第73-75页
    4.4 小结第75-76页
第五章 营养限制条件下CAMP/PKA-ATGL信号通路维持草鱼脂肪细胞脂质稳态的机制研究第76-84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76-78页
        5.1.1 主要仪器第76页
        5.1.2 主要试剂第76页
        5.1.3 草鱼原代脂肪细胞培养及饥饿处理第76-77页
        5.1.4 草鱼的饲养及在体饥饿第77页
        5.1.5 组织学观察第77页
        5.1.6 cAMP含量测定第77页
        5.1.7 PKA酶活测定第77页
        5.1.8 甘油三酯含量测定第77页
        5.1.9 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测定第77页
        5.1.10 甘油含量的测定第77-78页
        5.1.11 脂肪细胞脂滴及细胞核染色第78页
        5.1.12 实时定量PCR(RT-PCR)第78页
        5.1.13 数据分析第78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78-81页
        5.2.1 PPARγ抑制饥饿过程中内质网应激的产生及防止长期饥饿时TG的过度丢失第78-81页
        5.2.2 长期在体营养限制激活ATGL介导的脂解和PPARγ介导的脂肪酸重新酯化第81页
    5.3 讨论第81-83页
    5.4 小结第83-84页
第六章 本研究主要结论、创新点与下一步研究内容第84-87页
    6.1 结论第84页
    6.2 创新点第84-86页
    6.3 下一步研究内容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9页
附录第99-103页
致谢第103-105页
作者简介第105-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刺槐人工林林木-土壤-微生物互作关系及机制
下一篇:基于多种测量方法的动脉系统区域性力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