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前言 | 第15-17页 |
第一章 太子参环肽前体蛋白基因的克隆与验证 | 第17-67页 |
第一节 太子参环肽前体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18-3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8-20页 |
1.1植物材料 | 第18页 |
1.2 菌株与载体 | 第18页 |
1.3 酶与试剂 | 第18-20页 |
1.4 实验器材 | 第2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0-29页 |
2.1 太子参环肽前体蛋白基因的鉴定 | 第20页 |
2.2 太子参总RNA提取纯化与质量检测 | 第20-22页 |
2.3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22-23页 |
2.4 太子参环肽前体蛋白基因核心片段扩增 | 第23-26页 |
2.5 RACE技术扩增太子参prePhHB基因侧翼序列 | 第26-29页 |
2.6 太子参prePhHB基因序列分析 | 第29页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9-35页 |
3.1 太子参环肽前体蛋白基因的鉴定 | 第29-30页 |
3.2 太子参RNA提取质量检测 | 第30-31页 |
3.3 太子参环肽前体蛋白基因核心片段扩增 | 第31-32页 |
3.4 太子参prePhHB基因侧翼扩增 | 第32-33页 |
3.5 太子参prePhHB基因序列分析 | 第33-35页 |
4 讨论 | 第35-37页 |
第二节 太子参prePhHB基因的结构验证 | 第37-49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7-39页 |
1.1 植物材料 | 第37页 |
1.2 实验试剂 | 第37-39页 |
1.3 实验仪器 | 第3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9-44页 |
2.1 前体线性肽prePhHB设计与合成 | 第39-40页 |
2.2 绘制标准曲线 | 第40页 |
2.3 太子参粗酶提取 | 第40页 |
2.4 提取粗酶质量检测 | 第40-42页 |
2.5 prePhHB基因的结构验证 | 第42-44页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48页 |
3.1 提取粗酶质量检测 | 第44-46页 |
3.2 太子参prePhHB体外酶促产物定量分析 | 第46-47页 |
3.3 太子参prePhHB体外酶促产物定性分析 | 第47-48页 |
4 讨论 | 第48-49页 |
第三节 太子参prePhHB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表达验证 | 第49-6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9-53页 |
1.1植物材料 | 第49页 |
1.2 菌株与载体 | 第49页 |
1.3 酶与试剂 | 第49-53页 |
1.4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5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3-61页 |
2.1 prePhHB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第53-58页 |
2.2 LBA4404-PLGNL-prePhHB转化菌液制备 | 第58-59页 |
2.3 prePhHB基因烟草转化 | 第59-60页 |
2.4 转基因烟草PCR鉴定 | 第60-6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1-66页 |
3.1 prePhHB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与鉴定 | 第61-63页 |
3.2 prePhHB转基因烟草获得 | 第63-65页 |
3.3 prePhHB转基因烟草分子鉴定 | 第65-66页 |
4 讨论 | 第66-67页 |
第二章 不同种源太子参中环肽HB含量差异与太子参prePhHB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 第67-86页 |
第一节 不同种源太子参中环肽HB含量分析 | 第68-71页 |
1 实验材料 | 第68页 |
1.1 实验样品 | 第68页 |
1.2 实验试剂 | 第68页 |
1.3 实验仪器 | 第6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8-69页 |
2.1 色谱条件 | 第68页 |
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 第68页 |
2.3 供试品溶液制备 | 第68-69页 |
2.4 不同种源太子参中环肽I-HB含量测定 | 第69页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9页 |
4 讨论 | 第69-71页 |
第二节 不同种源太子参中prePhHB基因表达分析 | 第71-79页 |
1 实验材料 | 第71页 |
1.1 供试材料 | 第71页 |
1.2 试剂与酶 | 第71页 |
1.3 实验仪器 | 第7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71-74页 |
2.1 太子参总RNA提取与合成cDNA第一链 | 第71页 |
2.2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71-72页 |
2.3 cDNA第一链质量检测 | 第72页 |
2.4 引物质量检测 | 第72-73页 |
2.5 不同种源太子参prePhHB基因表达分析 | 第73-74页 |
2.6 不同种源太子参prePhHB表达量与太子参环肽HB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7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74-77页 |
3.1 太子参总RNA质量检测 | 第74页 |
3.2 第一链cDNA质量检测 | 第74-75页 |
3.3 引物质量检测 | 第75页 |
3.4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灵敏性和特异性检测 | 第75-76页 |
3.5 不同种源太子参prePhHB基因表达分析 | 第76页 |
3.6 不同种源太子参prePhHB表达量与太子参环肽HB含量相关性分析 | 第76-77页 |
4 讨论 | 第77-79页 |
第三节 不同种源太子参prePhHB基因表达差异的克隆分析 | 第79-8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79页 |
1.1 供试材料 | 第79页 |
1.2 试剂与酶 | 第79页 |
1.3 实验仪器 | 第7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79-81页 |
2.1 太子参总RNA提取与质量检测 | 第79页 |
2.2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79-80页 |
2.3 不同种源太子参prePhHB基因表达差异的克隆 | 第80-8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81-85页 |
3.1 不同种源太子参prePhHB基因表达差异的PCR扩增 | 第81-82页 |
3.2 不同种源太子参prePhHB基因表达差异的克隆与测序 | 第82-83页 |
3.3 不同种源太子参prePhHB基因表达差异的克隆序列分析 | 第83-85页 |
4 讨论 | 第85-86页 |
第三章 外源脱落酸和赤霉素对太子参prePhHB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86-118页 |
第一节 太子参中内源激素含量与prePhHB基因表达量相关性分析 | 第87-102页 |
1 实验材料 | 第87-88页 |
1.1 植物材料 | 第87页 |
1.2 实验仪器 | 第87-88页 |
1.3 试剂 | 第8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88-95页 |
2.1 不同生长时期太子参中内源激素含量测定 | 第88-94页 |
2.2 不同生长时期太子参中prePhHB基因表达量检测 | 第94-95页 |
2.3 内源激素含量与prePhHB基因表达量相关性分析 | 第9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95-101页 |
3.1 ELISA检测标准曲线绘制 | 第95-96页 |
3.2 不同时期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 第96-98页 |
3.3 太子参总RNA质量检测 | 第98-99页 |
3.4 第一链cDNA质量检测 | 第99页 |
3.5 prePhHB基因表达分析 | 第99-100页 |
3.6 内源激素含量与prePhH田基因表达量相关性 | 第100-101页 |
4 讨论 | 第101-102页 |
第二节 外源脱落酸与赤霉素对太子参中内源激素含量影响 | 第102-113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02页 |
1.1 供试材料 | 第102页 |
1.2 实验仪器 | 第102页 |
1.3 实验试剂 | 第10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02-107页 |
2.1 材料处理与取样 | 第102-104页 |
2.2 ELISA法检测原理 | 第104页 |
2.3 提取植物内源激素 | 第104页 |
2.4 ELISA法测定内源激素含量 | 第104-107页 |
2.5 结果计算与分析方法 | 第10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07-111页 |
3.1 ELISA检测绘制标准曲线 | 第107页 |
3.2 外源激素及其抑制剂处理后太子参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分析 | 第107-111页 |
4 讨论 | 第111-113页 |
第三节 外源脱落酸与赤霉素对太子参prePhHB基因表达影响 | 第113-118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13页 |
1.1 植物材料 | 第113页 |
1.2 实验仪器 | 第113页 |
1.3 试剂与酶 | 第11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13-114页 |
2.1 总RNA提取与质量检测 | 第113页 |
2.2 合成第一链cDNA | 第113页 |
2.3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113页 |
2.4 prePhHB基因表达分析 | 第113-11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14-117页 |
3.1 太子参总RNA质量检测 | 第114页 |
3.2 第一链cDNA质量检测 | 第114-115页 |
3.3 prePhHB基因表达分析 | 第115-117页 |
4 讨论 | 第117-118页 |
全文结论与展望 | 第118-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3页 |
附录一 综述 | 第123-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7页 |
附录二 太子参RNA提取质量检测 | 第137-141页 |
附录三 太子参环肽HB、PG核苷酸序列 | 第141-142页 |
附录四 不同种源太子参药材图片 | 第142-143页 |
附录五 阳性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LGNL-prePhHB测序图片 | 第143-144页 |
附录六 外源ABA、GA3处理太子参图片 | 第144-145页 |
附录七 不同生长时期太子参样品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 | 第145-147页 |
附录八 致谢 | 第147-148页 |
附录九 作者简介 | 第148-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