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遥相关波列对华南持续性强降水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3 低纬度地区对华南持续性强降水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4 多因子协同作用对华南持续性强降水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5 低频振荡对华南持续性强降水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6 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15-16页 |
1.7 研究内容及具体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1.8 主要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 第19-25页 |
2.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第19页 |
2.2 资料说明 | 第19-20页 |
2.2.1 观测资料 | 第19页 |
2.2.2 再分析资料 | 第19-20页 |
2.3 研究方法说明 | 第20-25页 |
2.3.1 气象要素的统计量值及华南区域的选取 | 第20-21页 |
2.3.2 合成分析及其显著性检验 | 第21页 |
2.3.3 功率谱分析 | 第21-22页 |
2.3.4 Lanczos带通滤波 | 第22-23页 |
2.3.5 三维波活动通量 | 第23-24页 |
2.3.6 准地转ω方程 | 第24-25页 |
第3章 华南前汛期降水的持续性及低频特征 | 第25-49页 |
3.1 降水的持续性特征及其大尺度环流背景 | 第25-31页 |
3.2 降水的低频特征与低频环流中的波列活动 | 第31-43页 |
3.3 低频持续性强降水事件的定义 | 第43-45页 |
3.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45-49页 |
第4章 中高纬度波列对华南前汛期持续性强降水的影响 | 第49-73页 |
4.1 华南低频降水事件的低频环流特征 | 第49-51页 |
4.2 华南低频持续性强降水事件的低频波列特征 | 第51-60页 |
4.2.1 垂直结构及能量频散特征 | 第51-54页 |
4.2.2 时间演变对降水的影响 | 第54-57页 |
4.2.3 波源及波列的能量转化分析 | 第57-60页 |
4.3 华南低频持续性强降水事件垂直运动的诊断分析 | 第60-66页 |
4.4 低频波列影响持续性强降水的可能机制分析 | 第66-70页 |
4.5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70-73页 |
第5章 热带地区低频振荡对华南前汛期持续性强降水的影响 | 第73-91页 |
5.1 南海对流准双周振荡的影响 | 第73-80页 |
5.2 南海–西太平洋地区准双周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80-86页 |
5.3 热带地区海气低频振荡影响华南降水的物理过程 | 第86-89页 |
5.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89-91页 |
第6章 中高纬和热带系统对华南前汛期持续性强降水的协同影响 | 第91-113页 |
6.1 低频环流指数的定义 | 第91-96页 |
6.2 中高纬度波列和热带对流对华南降水事件的协同影响 | 第96-100页 |
6.3 中高纬度两条波列对降水的不同影响及共同作用 | 第100-109页 |
6.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109-113页 |
第7章 总结与讨论 | 第113-119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13-116页 |
7.2 讨论与展望 | 第116-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9页 |
致谢 | 第129-131页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