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空时编码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软件无线电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2 MIMO无线通信技术 | 第15-28页 |
2.1 MIMO通信系统模型 | 第15页 |
2.2 MIMO系统信道容量 | 第15-18页 |
2.2.1 确知信道的信道容量 | 第15-16页 |
2.2.2 随机信道的信道容量 | 第16-18页 |
2.3 空时编码技术 | 第18-24页 |
2.3.1 空时编码模型及其原理 | 第18-20页 |
2.3.2 空时分组码 | 第20-21页 |
2.3.3 空时网格码 | 第21-23页 |
2.3.4 分层空时码 | 第23页 |
2.3.5 编码性能比较 | 第23-24页 |
2.4 信道估计技术 | 第24-27页 |
2.4.1 信道估计原理 | 第24-25页 |
2.4.2 最大似然算法 | 第25-26页 |
2.4.3 线性最小均方误差 | 第26-27页 |
2.4.4 最小二乘估计算法 | 第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基于USRP的 MIMO仿真系统设计 | 第28-40页 |
3.1 USRP硬件平台分析 | 第28-31页 |
3.1.1 USRP硬件原理 | 第28-29页 |
3.1.2 USRP发送接收配置 | 第29-31页 |
3.2 基于USRP的数据采集及信号处理 | 第31-36页 |
3.2.1 正交低通采样 | 第31-32页 |
3.2.2 多率信号处理 | 第32-34页 |
3.2.3 正交调制解调算法 | 第34-36页 |
3.3 MIMO仿真系统设计 | 第36-39页 |
3.3.1 LabVIEW软件平台 | 第36页 |
3.3.2 USRP参数配置 | 第36-37页 |
3.3.3 基于USRP的 MIMO系统构建 | 第37-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仿真系统软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40-59页 |
4.1 仿真系统设计 | 第40-41页 |
4.1.1 SISO、SIMO、MIMO系统流程设计 | 第40-41页 |
4.2 信源编解码模块 | 第41-44页 |
4.2.1 文本、图片生成比特 | 第41-42页 |
4.2.2 生成数据包 | 第42-43页 |
4.2.3 解数据包 | 第43页 |
4.2.4 恢复文本、图片 | 第43-44页 |
4.2.5 误码率计算模块 | 第44页 |
4.3 基带调制解调模块 | 第44-49页 |
4.3.1 8PSK调制解调 | 第44-46页 |
4.3.2 8QAM调制解调 | 第46-47页 |
4.3.3 模块验证 | 第47-49页 |
4.4 空时编码译码模块 | 第49-53页 |
4.4.1 空时编码 | 第49-50页 |
4.4.2 空时译码 | 第50-52页 |
4.4.3 模块验证 | 第52-53页 |
4.5 发送接收预处理 | 第53-54页 |
4.5.1 添加训练序列 | 第53页 |
4.5.2 脉冲成形 | 第53页 |
4.5.3 提取数据 | 第53-54页 |
4.5.4 匹配滤波 | 第54页 |
4.6 同步与信道估计模块 | 第54-58页 |
4.6.1 符号同步 | 第54-55页 |
4.6.2 帧同步 | 第55-56页 |
4.6.3 载波同步 | 第56-57页 |
4.6.4 信道估计 | 第57-5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5 基于USRP的仿真系统实现及性能分析 | 第59-65页 |
5.1 仿真系统前面板设计 | 第59-60页 |
5.2 系统测试 | 第60-61页 |
5.2.1 参数设置 | 第60页 |
5.2.2 收发测试 | 第60-61页 |
5.3 系统误码率分析 | 第61-63页 |
5.3.1 不同调制解调方式对系统误码率的影响 | 第61-62页 |
5.3.2 不同仿真系统误码率对比 | 第62-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5-66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65页 |
6.2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