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炮射导弹发展综述 | 第11-15页 |
1.2.1 炮射导弹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炮射导弹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1.3 弹道优化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5-18页 |
1.3.1 炮射导弹的飞行弹道 | 第16页 |
1.3.2 炮射导弹弹道优化设计 | 第16-18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2 炮射导弹飞行弹道数学模型 | 第20-38页 |
2.1 坐标系间的方向余弦矩阵及矢量导数的关系 | 第20-24页 |
2.1.1 坐标系之间的方向余弦矩阵 | 第20-22页 |
2.1.2 坐标系转换矩阵的欧拉角表示法 | 第22-23页 |
2.1.3 坐标系间矢量导数的关系 | 第23-24页 |
2.2 气动力和气动力矩 | 第24-29页 |
2.2.1 大气模型(USSA76) | 第24-26页 |
2.2.2 空气动力和空气动力矩 | 第26-29页 |
2.3 引力与重力 | 第29-30页 |
2.4 控制系统、控制力和控制力矩 | 第30-32页 |
2.4.1 发动机推力 | 第30-31页 |
2.4.2 控制力和控制力拒 | 第31-32页 |
2.5 炮射导弹的运动方程组 | 第32-36页 |
2.5.1 主动段的运动方程 | 第34-36页 |
2.5.2 末段比例导引弹道运动方程 | 第3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3 炮射导弹飞行弹道优化方法研究 | 第38-50页 |
3.1 弹道优化问题的一般描述 | 第38-42页 |
3.1.1 最优控制问题 | 第38-40页 |
3.1.2 弹道优化问题描述 | 第40-41页 |
3.1.3 炮射导弹弹道参数 | 第41-42页 |
3.2 弹道优化问题求解 | 第42-43页 |
3.2.1 优化算法分类 | 第42页 |
3.2.2 间接法求解最优控制问题 | 第42-43页 |
3.2.3 直接打靶法 | 第43页 |
3.3 Gauss伪谱法转化模型 | 第43-49页 |
3.3.1 全局多项式插值近似 | 第44页 |
3.3.2 数值积分方法 | 第44-45页 |
3.3.3 正交配点法与Gauss伪谱法 | 第45-47页 |
3.3.5 弹道优化问题转换 | 第47-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4 参数优化问题的数值解法 | 第50-58页 |
4.1 线性搜索 | 第50-52页 |
4.1.1 精确线性搜索 | 第50-52页 |
4.1.2 不精确线性搜索 | 第52页 |
4.2 约束优化问题的数值解法 | 第52-53页 |
4.2.1 罚函数法 | 第53页 |
4.2.2 直接法 | 第53页 |
4.3 序列二次规划法 | 第53-55页 |
4.3.1 Lagrange-Newton法 | 第54页 |
4.3.2 Wilson-Han-Powell方法 | 第54-55页 |
4.4 遗传算法 | 第55页 |
4.5 优化算法比较 | 第55-5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5 炮射导弹飞行弹道优化 | 第58-64页 |
5.1 炮射导弹弹道仿真 | 第58-61页 |
5.1.1 弹道仿真模型 | 第58-59页 |
5.1.2 炮射导弹结构参数 | 第59页 |
5.1.3 弹道仿真结果 | 第59-61页 |
5.2 序列二次规划法优化计算与弹道仿真 | 第61-6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6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成果汇总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