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试验观测与检定论文

基于试验模态的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参数识别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来源与背景第9-13页
        1.1.1 研究来源第9页
        1.1.2 研究背景第9-13页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3-15页
        1.2.1 施工监控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参数识别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3 施工监控发展趋势第15页
    1.3 问题的提出与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1.3.1 问题的提出第15-16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理论与方法第17-28页
    2.1 控制理论简介第17页
    2.2 桥梁施工控制方法第17-19页
    2.3 施工监控影响因素第19-21页
    2.4 施工监控参数识别第21-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三岔沟大桥施工监控系统的建立第28-37页
    3.1 工程概况第28-29页
    3.2 有限元模型第29-31页
    3.3 施工监控系统的建立第31-36页
        3.3.1 施工监测系统的建立第32-34页
        3.3.2 施工控制系统的建立第34-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基于静力测试的施工监控参数识别第37-73页
    4.1 参数敏感性分析第37-53页
        4.1.1 结构自重参数的影响第38-40页
        4.1.2 结构刚度参数的影响第40-42页
        4.1.3 预应力参数的影响第42-45页
        4.1.4 收缩徐变的影响第45-48页
        4.1.5 温度变化的影响第48-51页
        4.1.6 各种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结果第51-53页
    4.2 最小二乘法对敏感参数的反演识别第53-65页
        4.2.1 参数识别理论方法第53-56页
        4.2.2 悬臂状态参数识别第56-65页
    4.3 基于静力测试参数识别的线形与应力控制结果第65-72页
        4.3.1 线形控制结果第65-67页
        4.3.2 应力控制结果第67-72页
    4.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基于试验模态的施工监控参数识别第73-117页
    5.1 三岔沟大桥施工阶段模态试验第73-83页
        5.1.1 实验测试简介第73-76页
        5.1.2 模态试验结果第76-83页
    5.2 模态参数的获取方法第83-88页
        5.2.1 频域法第84-85页
        5.2.2 时域法第85-88页
    5.3 模态参数的解析解第88-99页
        5.3.1 简支梁第88-90页
        5.3.2 悬臂梁第90-91页
        5.3.3 自由端有刚性质量的悬臂梁第91-99页
    5.4 最小二乘法对结构主梁自重与刚度的识别第99-108页
        5.4.1 自重与刚度识别理论方法第99-101页
        5.4.2 悬臂状态自重与刚度识别第101-108页
    5.5 神经网络法对结构主梁自重与刚度的识别第108-116页
        5.5.1 神经网络样本参数选择第108-111页
        5.5.2 神经网络的建立与学习第111-113页
        5.5.3 神经网络样本训练结果第113-116页
    5.6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17-119页
    6.1 主要结论第117-118页
    6.2 研究展望第118-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第123-124页
致谢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STM循环神经网络的交通流量预测
下一篇:红河州高速公路警用数字集群通信(PDT)系统建设项目关键成功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