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海关及关税论文

一体化通关格局下海关监管风险管理研究

内容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导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研究综述第13-14页
    1.4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5页
    1.6 本文创新和不足之处第15-16页
第2章 基础理论及概念第16-20页
    2.1 风险管理理论第16页
    2.2 海关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第16-17页
    2.3 海关监管风险内涵第17-18页
    2.4 海关监管风险的种类及表现形式第18-20页
        2.4.1 执法风险第18页
        2.4.2 廉政风险第18页
        2.4.3 管理风险第18-19页
        2.4.4 税收风险第19页
        2.4.5 非涉税风险第19-20页
第3章 海关监管风险管理的现状第20-24页
    3.1 海关监管风险管理的内涵第20页
    3.2 海关监管风险管理的进程第20-22页
    3.3 海关监管风险管理的实践第22-24页
        3.3.1 企业信用管理与海关风险管理的关系第22页
        3.3.2 企业信用管理的意义第22-23页
        3.3.3 海关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发展第23-24页
第4章 一体化通关格局下海关监管风险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第24-36页
    4.1 一体化通关格局下海关监管风险管理的变化第24-26页
        4.1.1 一体化通关格局下海关监管的主要变化第24-25页
        4.1.2 体化通关格局下海关风险管理制度的内容第25-26页
        4.1.3 体化通关格局下海关风险管理的主要特点第26页
    4.2 体化通关格局下统一管理与个性需求的冲突第26-28页
        4.2.1 分权管理与集权管理的利弊第26-27页
        4.2.2 海关管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第27-28页
    4.3 一体化通关格局下海关内部协调的效率第28-30页
        4.3.1 海关内部协调的特点第28-29页
        4.3.2 提升海关内部协调效率的难点第29-30页
    4.4 一体化通关格局下监管与服务的平衡第30-31页
    4.5 体化通关格局下外部环境的压力第31-33页
        4.5.1 口岸其他管理机构的政策第31-33页
        4.5.2 辖境内地方政府的政策第33页
    4.6 体化通关格局下海关监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第33-36页
        4.6.1 风险管理的开放性不足第33-34页
        4.6.2 基层与“两中心”的沟通效率有待提升第34页
        4.6.3 配套制度的不完善导致风险防控能力不足第34-35页
        4.6.4 未建立综合防控体系第35页
        4.6.5 风险管理的科技运用水平有待加强第35-36页
第5章 国外海关监管风险管理的借鉴第36-43页
    5.1 世界海关联合防控:“安智贸”模式第36-38页
        5.1.1 项目背景第36-37页
        5.1.2 项目主要内容第37-38页
    5.2 英国海关:“全方位的风险防控”模式第38-40页
        5.2.1 英国海关及边境管理机构职能沿革第38页
        5.2.2 英国海关情报管理与风险研判运行情况第38-40页
    5.3 经验启示第40-43页
        5.3.1 倡导开放合作的理念注重国际间的执法合作第41页
        5.3.2 信用管理,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41页
        5.3.3 优化机构层级,管理集约化第41-42页
        5.3.4 信息技术是现代海关风险防控的基础第42-43页
第6章 完善一体化通关格局下海关监管风险管理对策第43-51页
    6.1 风险管理建设的基本要求第43-44页
        6.1.1 开放性第43页
        6.1.2 集约性第43页
        6.1.3 专业性第43-44页
        6.1.4 智慧性第44页
    6.2 风险管理设计的政策建议第44-51页
        6.2.1 拓展风险防控的国际合作空间第44-45页
        6.2.2 完善机构设置,实现管理的高效第45-46页
        6.2.3 构建一体化的综合风险防控体系第46-47页
        6.2.4 完善以信用管理为基础的监管体系第47-49页
        6.2.5 与时俱进,释放科技进步的红利第49-51页
第7章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后记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RP环境下的海关稽查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下一篇:寿险营销模式的研究--以平安保险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