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第10页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5 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发展动态 | 第14-24页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2.2 小微金融模式 | 第19-20页 |
2.2.1 旧模式下的小微金融 | 第19页 |
2.2.2 新模式下的小微金融 | 第19-20页 |
2.3 新模式下国内外三种典型的小微金融服务 | 第20-22页 |
2.3.1 德国IPC微贷技术 | 第20页 |
2.3.2 阿里金融的“电商”模式 | 第20-21页 |
2.3.3 民生银行的小微金融模式 | 第21-22页 |
2.4 新模式下小微金融研究的意义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小微金融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4-28页 |
3.1 小微金融服务机构的构成 | 第24页 |
3.2 小微金融服务的现状 | 第24-25页 |
3.3 我国商业银行在小微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3.3.1 金融服务创新不足 | 第25页 |
3.3.2 自主创新较弱 | 第25页 |
3.3.3 专业人才缺失 | 第25页 |
3.3.4 信息媒体运用不足 | 第25-26页 |
3.3.5 金融创新机构和区域之间不平衡 | 第26页 |
3.3.6 金融创新的外部环境较差 | 第26-28页 |
第四章 邳州的小微企业融资特征及现状 | 第28-34页 |
4.1 邳州小微企业融资的特点 | 第28-29页 |
4.1.1 不同发展阶段的小微企业融资特点 | 第28页 |
4.1.2 以内源融资为主 | 第28-29页 |
4.1.3 外源融资方式单一,以借贷为主 | 第29页 |
4.2 邳州小微企业融资的现状 | 第29-34页 |
4.2.1 自身实力较薄弱,无法获得足够银行信贷支持 | 第30页 |
4.2.2 内、外部融资渠道窄 | 第30-31页 |
4.2.3 间接融资担保困难 | 第31-34页 |
第五章 邳州农商行小微服务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4-46页 |
5.1 邳州农商行产品介绍 | 第34-35页 |
5.1.1 润企贷产品 | 第34页 |
5.1.2 润商贷产品 | 第34-35页 |
5.1.3 润薪贷产品 | 第35页 |
5.2 邳州农商行小微金融服务的问题 | 第35-39页 |
5.2.1 信贷系统配置不完善 | 第35-36页 |
5.2.2 员工整体业务素质偏低 | 第36-37页 |
5.2.3 外部环境较差,客户群体信用度较低 | 第37-38页 |
5.2.4 借贷、畏贷心理严重 | 第38-39页 |
5.2.5 信贷产品陈旧 | 第39页 |
5.3 邳州农商行小微金融服务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9-46页 |
5.3.1 对小微企业信息把握不准 | 第40-42页 |
5.3.2 客户经理平均年龄偏大 | 第42页 |
5.3.3 “惜贷”、“惧贷”现象依然存在 | 第42-43页 |
5.3.4 金融服务创新能力不足 | 第43-46页 |
第六章 邳州农商行未来的小微金融服务模式构建 | 第46-50页 |
6.1 建立专门制度,加大组织机构创新 | 第46页 |
6.2 创新小微金融服务方式 | 第46-47页 |
6.3 多层次、多角度的挖掘客户 | 第47页 |
6.4 掌握微贷的核心要素 | 第47-48页 |
6.5 建立匹配的绩效考核办法 | 第48-49页 |
6.6 增加小微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 第49页 |
6.7 实现银企合作互利共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