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中国货币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导论第12-22页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2-14页
        1.1.1 选题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4-18页
        1.2.1 价格型政策工具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第14-16页
        1.2.2 数量型政策工具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第16-18页
    1.3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9-20页
        1.4.1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9-20页
        1.4.2 技术路线图第20页
    1.5 创新之处及不足第20-22页
        1.5.1 论文的创新点第20页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第20-22页
第二章 货币政策对房价影响机制的理论分析第22-30页
    2.1 房价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2-24页
        2.1.1 影响房价的供给层面因素分析第22页
        2.1.2 影响房价的需求层面因素分析第22页
        2.1.3 影响房价的宏观经济层面因素分析第22-23页
        2.1.4 供给和需求水平综合决定房价分析第23-24页
    2.2 货币政策对房价影响的理论分析第24-30页
        2.2.1 货币政策概念界定第24页
        2.2.2 利率对房价波动的影响途径分析第24-26页
        2.2.3 货币供应量对房价波动的影响途径分析第26-30页
第三章 我国货币政策对房价影响区域差异的实证研究第30-38页
    3.1 实证模型的选择第30页
    3.2 变量设置及地区划分第30-32页
        3.2.1 变量设置第30-31页
        3.2.2 地区划分第31-32页
    3.3 各地区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2-33页
    3.4 货币政策对房价影响区域差异的实证结果与分析第33-35页
        3.4.1 经济发达地区实证结果与分析第34-35页
        3.4.2 经济中等水平地区实证结果与分析第35页
        3.4.3 经济欠发达地区实证结果与分析第35页
    3.5 对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讨论第35-38页
第四章 货币政策对房价影响差异的典型案例分析第38-52页
    4.1 南京和徐州房地产行业发展情况分析第38-41页
        4.1.1 南京和徐州房地产价格的比较分析第38-39页
        4.1.2 南京和徐州房地产信贷的比较分析第39-41页
    4.2 模型说明第41-42页
        4.2.1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第41页
        4.2.2 脉冲响应函数第41-42页
    4.3 指标选取与处理第42页
        4.3.1 指标选取与说明第42页
        4.3.2 数据处理第42页
    4.4 实证检验第42-50页
        4.4.1 平稳性检验和AR单位根检验第42-44页
        4.4.2 模型滞后阶数确定第44页
        4.4.3 Johensen协整检验第44-45页
        4.4.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第45-46页
        4.4.5 南京和徐州商品住宅价格对各种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第46-49页
        4.4.6 方差分解分析第49-50页
    4.5 检验结果比较第50-52页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第52-56页
    5.1 结论第52页
    5.2 政策建议第52-56页
        5.2.1 增强人民银行地区分行的自主性第53页
        5.2.2 推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工具第53-54页
        5.2.3 放宽银行金融机构投放房地产信贷的自主权和选择权第54页
        5.2.4 综合使用多种手段引导房地产市场发展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Z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研究--基于同业业务视角分析
下一篇:产品型众筹融资绩效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