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商品(服务)的认定标准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导言 | 第10-13页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与评价 | 第11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司法实践中类似商品(服务)的认定 | 第13-25页 |
第一节 司法实践中认定类似商品(服务)的现状 | 第13-18页 |
一、认定类似商品(服务)采用主观标准 | 第13-15页 |
二、《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的法律性质及作用 | 第15-18页 |
第二节 司法实践中认定类似商品(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18-25页 |
一、司法机关内部的分歧 | 第18-21页 |
二、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之间的分歧 | 第21-25页 |
第二章 认定商品(服务)类似的核心是竞争关系 | 第25-39页 |
第一节 竞争关系的核心作用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商品(服务)竞争关系的判断标准 | 第26-39页 |
一、“相关公众”的认定 | 第26-30页 |
二、商品(服务)之间的自然属性与商标法之竞争关系 | 第30-35页 |
三、商品(服务)提供商的营业范围 | 第35-39页 |
第三章 完善类似商品(服务)认定标准的建议 | 第39-44页 |
第一节 认定服务类似应采用严格标准,注重整体性 | 第39-42页 |
第二节 商标的显著性与知名度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