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0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一、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 第13-15页 |
二、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 第15-17页 |
三、对已有文献的评价 | 第17-18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19页 |
二、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对外贸易地区差异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探索 | 第20-37页 |
第一节 对外贸易地区差异及其指标体系 | 第20-25页 |
一、对外贸易及其地区差异的内涵 | 第20-21页 |
二、对外贸易地区差异衡量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1-25页 |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理论研究 | 第25-30页 |
一、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基本理论 | 第25-28页 |
二、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度量指标 | 第28-30页 |
第三节 对外贸易地区差异与区域经济增长关联性模型建立 | 第30-37页 |
一、变量的选择 | 第30-31页 |
二、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31-33页 |
三、关联模型的假定 | 第33-34页 |
四、对外贸易地区差异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探析 | 第34-37页 |
第三章 中国对外贸易地区差异和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现状 | 第37-53页 |
第一节 中国对外贸易地区差异现状分析 | 第37-48页 |
一、总体差异分析:离散系数 | 第38-40页 |
二、差异分解分析:锡尔指数 | 第40-46页 |
三、差异风险分析:基尼系数 | 第46-48页 |
第二节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度量和分析 | 第48-51页 |
一、总体经济增长概况 | 第48-49页 |
二、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度量 | 第49-51页 |
第三节 次贷危机对我国外贸地区差异及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51-53页 |
第四章 中国外贸地区差异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 第53-64页 |
第一节 序列平稳性检验和协整分析 | 第53-54页 |
一、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和分析 | 第53页 |
二、协整分析 | 第53-54页 |
第二节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54-56页 |
第三节 相关模型的建立和修正 | 第56-60页 |
一、对外贸易地区差异与地区间经济增长不平衡模型的建立 | 第56-58页 |
二、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与总体经济增长模型的建立 | 第58-60页 |
第四节 进出口变异系数对总体经济增长的脉冲响应分析 | 第60-64页 |
一、出口变异系数EV对G的脉冲响应分析 | 第60-61页 |
二、进口变异系数IV对G的脉冲响应分析 | 第61-6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4-68页 |
第一节 基本结论 | 第64-66页 |
第二节 相关政策建议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附录 | 第7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