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引言 | 第10-12页 |
1.2 NiAl金属间化合物 | 第12-16页 |
1.2.1 NiAl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 第12-14页 |
1.2.2 N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物理性能 | 第14页 |
1.2.3 N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 | 第16-17页 |
1.3.1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的特点 | 第16-17页 |
1.3.2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的发展 | 第17页 |
1.4 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在自蔓延高温合成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意义及目标 | 第18-21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1.5.2 研究内容、目标及拟解决问题 | 第18-19页 |
1.5.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9页 |
1.5.4 论文主要章节 | 第19-21页 |
第2章 实验方法及工艺 | 第21-34页 |
2.1 实验方案设计 | 第21-22页 |
2.2 试样制备 | 第22-27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22-23页 |
2.2.2 混料与压坯 | 第23-25页 |
2.2.3 电磁感应加热辅助自蔓延合成制备NiAl | 第25-26页 |
2.2.4 抛光和腐蚀 | 第26-27页 |
2.3 样品表征 | 第27-33页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7-28页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 | 第28-29页 |
2.3.3 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 | 第29-30页 |
2.3.4 显微硬度的测量 | 第30-31页 |
2.3.5 纳米压痕测试 | 第31-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合成产物NiAl的物相和组织结构分析 | 第34-52页 |
3.1 XRD物相分析 | 第34-36页 |
3.2 SEM微观组织结构和能谱分析 | 第36-44页 |
3.2.1 0.05μm粒径Al粉生成物SEM分析 | 第37-40页 |
3.2.2 1μm粒径Al粉生成物SEM分析 | 第40-42页 |
3.2.3 10μm粒径Al粉生成物SEM分析 | 第42-44页 |
3.3 EBSD测试结果分析 | 第44-50页 |
3.3.1 持续加载电磁场的产物织构分析 | 第44-48页 |
3.3.2 未加载电磁场的产物织构分析 | 第48-50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50-52页 |
第4章 合成产物NiAl的力学性能分析 | 第52-61页 |
4.1 显微硬度测试 | 第52-57页 |
4.1.1 Al粉粒径对产物硬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4.1.2 电磁场对产物硬度的影响 | 第55-57页 |
4.2 纳米压痕测试 | 第57-59页 |
4.3 本章小节 | 第59-61页 |
第5章 磁感应加热辅助SHS合成NiAl机理探讨 | 第61-68页 |
5.1 感应加热辅助SHS过程 | 第61-62页 |
5.2 合成反应的温度曲线 | 第62-65页 |
5.2.1 Al粉粒径对温度曲线的影响 | 第63-64页 |
5.2.2 电磁场对温度曲线的影响 | 第64-65页 |
5.3 晶核的形成和晶体的长大 | 第65-66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66-6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8-69页 |
6.2 创新点 | 第69页 |
6.3 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