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绪论 | 第15-37页 |
1.1 温室效应及CCUS技术 | 第15-17页 |
1.2 二氧化碳矿化利用技术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1.2.1 原位矿化技术 | 第18-20页 |
1.2.2 非原位矿化技术 | 第20-23页 |
1.3 二氧化碳矿化养护技术研究现状 | 第23-32页 |
1.3.1 CO_2矿化养护胶凝材料研究 | 第25-29页 |
1.3.2 预养护与养护条件 | 第29-31页 |
1.3.3 矿化养护动力学研究 | 第31-32页 |
1.4 固废混凝土的轻质化 | 第32-34页 |
1.5 论文选题与研究内容 | 第34-37页 |
1.5.1 选题思路 | 第34-35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35-37页 |
2.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7-50页 |
2.1 主要实验原料及其性能 | 第37-39页 |
2.2 固废加气混凝土制备方法及仪器 | 第39-42页 |
2.2.1 制备仪器 | 第39-40页 |
2.2.2 原料用量及配比 | 第40页 |
2.2.3 固废加气混凝土制备步骤 | 第40-42页 |
2.3 CO_2矿化养护方法及装置 | 第42-44页 |
2.3.1 CO_2矿化养护试验台 | 第42-43页 |
2.3.2 CO_2养护基本工况 | 第43-44页 |
2.3.3 固废加气混凝土二氧化碳养护步骤 | 第44页 |
2.4 实验测量方法 | 第44-47页 |
2.4.1 试件干密度测定 | 第44-45页 |
2.4.2 CO_2固定率测定 | 第45页 |
2.4.3 抗压强度测试 | 第45-47页 |
2.5 结构表征方法 | 第47页 |
2.5.1 XRD | 第47页 |
2.5.2 SEM | 第47页 |
2.5.3压汞实验 | 第47页 |
2.6 实验误差 | 第47-49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3.固废加气混凝土预处理 | 第50-65页 |
3.1 前言 | 第50-51页 |
3.2 试件干密度的控制方法及CO_2矿化养护效果 | 第51-58页 |
3.2.1 试件干密度控制方法 | 第51-55页 |
3.2.2 试件干密度对CO_2矿化养护的影响 | 第55-58页 |
3.3 预养护时间的影响及预养护过程优化 | 第58-62页 |
3.4 剩余水灰比的影响 | 第62-6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4.固废加气混凝土的多元矿化胶凝体系研究 | 第65-91页 |
4.1 前言 | 第65-66页 |
4.2 二氧化碳养护水泥-粉煤灰加气混凝土性能 | 第66-72页 |
4.2.1 水泥-粉煤灰加气混凝土试件固碳率 | 第66-67页 |
4.2.2 水泥-粉煤灰加气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 | 第67-68页 |
4.2.3 水泥-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微观结构表征分析 | 第68-72页 |
4.3 二氧化碳养护水泥-高炉渣加气混凝土性能 | 第72-79页 |
4.3.1 水泥-高炉渣加气混凝土试件固碳率 | 第72-74页 |
4.3.2 水泥-高炉渣加气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 | 第74页 |
4.3.3 水泥-高炉渣加气混凝土微观结构表征分析 | 第74-79页 |
4.4 二氧化碳养护水泥-粉煤灰-高炉渣复合固废加气混凝土性能 | 第79-89页 |
4.4.1 固废掺杂比例探究 | 第79-81页 |
4.4.2 复合固废加气混凝土微观结构分析 | 第81-88页 |
4.4.3 原料粒径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 第88-8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5.矿化养护过程强化研究及工业可行性分析 | 第91-110页 |
5.1 前言 | 第91-92页 |
5.2 固废加气混凝土水化强化 | 第92-95页 |
5.3 固废加气混凝土变压养护 | 第95-100页 |
5.4 CO_2矿化养护经济性与工业化可行性分析 | 第100-109页 |
5.4.1 投资成本 | 第100-103页 |
5.4.2 运行成本 | 第103-105页 |
5.4.3 碳排放分析 | 第105-108页 |
5.4.4 产品性能可行性分析 | 第108-10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6.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110-113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110-111页 |
6.2 研究创新点 | 第111页 |
6.3 本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11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1页 |
作者简历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