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7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三) 现实意义 | 第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三)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一、相关概念 | 第17-20页 |
(一) 网络舆情的概念 | 第17-18页 |
(二) 新媒体的相关定义 | 第18-20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一) 网络舆情的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二) 网络舆情背景下的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21页 |
(三) 新媒体舆情理论 | 第21-22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政府在新媒体时代应对网络舆情的现状与困境 | 第23-37页 |
一、政府在新媒体时代应对网络舆情的现状 | 第23-27页 |
(一) 网络舆情来源与始末 | 第23-24页 |
(二) 政府处置情况与网络舆情控制结果 | 第24-25页 |
(三) 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结果 | 第25-26页 |
(四) 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取得的成效 | 第26-27页 |
二、政府在网络舆情管理应对中存在的问题——案例剖析 | 第27-32页 |
(一) 规章制度不健全 | 第27-28页 |
(二) 预警研判能力不足 | 第28-29页 |
(三) 缺少专业的人员 | 第29-30页 |
(四) 媒介素养不足,运用新媒体的能力不强 | 第30-32页 |
(五) 缺少与社会第三方的合作 | 第32页 |
三、新媒体时代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机遇与挑战 | 第32-35页 |
(一) 新媒体给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带来的机遇 | 第32-34页 |
(二) 政府采取的网络舆论管理措施 | 第34-35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政府在新媒体时代应对网络舆情管理产生问题的原因 | 第37-42页 |
一、外部原因 | 第37-40页 |
(一) 日常舆论引导的难度逐渐增大 | 第37-38页 |
(二) 政府的社会公信力受到质疑 | 第38页 |
(三) 舆论环境的复杂态势日益加剧 | 第38-40页 |
二、内部原因 | 第40-41页 |
(一) 部分领导干部对网络舆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第40页 |
(二) 政府危机公关机制尚不健全 | 第40页 |
(三) 政府网络互动平台有待整合提升 | 第40-41页 |
(四) 网络立法执法面临困境 | 第41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政府在新媒体环境下应对网络舆情的路径选择 | 第42-54页 |
一、外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及改善我国网络舆情环境 | 第42-46页 |
(一) 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 | 第42-43页 |
(二) 营造良好的网络管理环境 | 第43页 |
(三) 完善非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主动公开 | 第43-44页 |
(四) 树立正确的网络舆情观、加强政府引导 | 第44页 |
(五) 提高舆情发现力、研判力,提高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水平 | 第44-45页 |
(六) 优良网络生态环境,加强网络正面阵地建设 | 第45页 |
(七) 提高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健全电子政务工作协调推进制度 | 第45-46页 |
二、内部不断完善网络舆情监管的机制建设 | 第46-53页 |
(一) 建立专业队伍 | 第46-47页 |
(二) 运用新媒体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 第47-49页 |
(三) 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媒介素养的培训 | 第49-51页 |
(四) 加强与社会第三方的合作 | 第51-53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4-55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54页 |
二、研究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