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正交频分复用传输技术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7-8页 |
目次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13页 |
·光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优点 | 第10-11页 |
·光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贡献 | 第12-13页 |
2 O-OFDM系统原理和结构 | 第13-24页 |
·OFDM的基本原理 | 第13-15页 |
·O-OFDM系统结构 | 第15-19页 |
·直接检测(DDO-OFDM) | 第15-18页 |
·相干检测(CO-OFDM) | 第18-19页 |
·O-OFDM系统关键技术 | 第19-23页 |
·IFFT/FFT | 第19-20页 |
·同步技术 | 第20-21页 |
·ADC/DAC | 第21-22页 |
·单抽头频域均衡技术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3 基于计算机仿真的O-OFDM系统性能分析 | 第24-34页 |
·计算机仿真模型 | 第24-25页 |
·色散(CD) | 第25-27页 |
·偏振模式色散(PMD) | 第27-30页 |
·非线性效应 | 第30-31页 |
·Q值和BER | 第31-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4 O-OFDM系统峰均比研究 | 第34-51页 |
·PAPR分布 | 第34-36页 |
·降低系统PAPR的方法 | 第36-40页 |
·限幅类技术 | 第36-37页 |
·编码类技术 | 第37-38页 |
·扰码类技术 | 第38-40页 |
·限幅技术的研究和分析 | 第40-50页 |
·非对称限幅(ACO-OFDM) | 第40-47页 |
·直流偏置(DCO-OFDM) | 第47-50页 |
·ACO-OFDM与DCO-OFDM比较 | 第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5 预失真技术性能分析 | 第51-56页 |
·M-Z功率传输特性 | 第51页 |
·预失真技术 | 第51-54页 |
·仿真结果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6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作者简历 | 第62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