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网组播协议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9-14页 |
·组播 | 第9页 |
·IP组播 | 第9-10页 |
·覆盖网络技术 | 第10-12页 |
·覆盖网组播 | 第12-14页 |
·论文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4-15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论文的主要贡献 | 第16-17页 |
第2章 覆盖网组播协议综述 | 第17-27页 |
·引言 | 第17页 |
·覆盖组播的网络模型 | 第17-19页 |
·覆盖网组播协议分类和特点 | 第19-21页 |
·现有组播协议分析 | 第21-25页 |
·小结 | 第25-27页 |
第3章 一种新的基于代理的覆盖网组播算法 | 第27-41页 |
·引言 | 第27-28页 |
·相关工作 | 第28-29页 |
·问题模型及其描述 | 第29-30页 |
·BRST算法 | 第30-34页 |
·性能仿真和评价 | 第34-39页 |
·仿真环境和性能指标 | 第34-35页 |
·仿真性能比较 | 第35-39页 |
·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一种基于动态节点的覆盖网QOS组播协议 | 第41-57页 |
·引言 | 第41页 |
·相关工作 | 第41-42页 |
·网络应用模型及其描述 | 第42-44页 |
·FQMP协议 | 第44-50页 |
·FQMP协议设计原则 | 第45页 |
·节点的加入过程 | 第45-48页 |
·节点的动态优化 | 第48-49页 |
·节点的离开和失效 | 第49页 |
·组播组信息管理 | 第49-50页 |
·FQMP协议的正确性分析 | 第50页 |
·仿真结果和分析 | 第50-55页 |
·小结 | 第55-57页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7-60页 |
·总结 | 第57-58页 |
·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