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14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海外投资保险概述 | 第14-22页 |
第一节 海外投资保险的内涵和发展 | 第14-16页 |
一、海外投资保险的内涵 | 第14-16页 |
二、海外投资保险的发展 | 第16页 |
第二节 海外投资保险的现实意义 | 第16-19页 |
一、解决海外投资者的后顾之忧 | 第17-18页 |
二、提升海外投资项目的融资能力 | 第18页 |
三、促进投资东道国和投资母国的经济发展 | 第18-19页 |
第三节 我国海外投资保险面临的挑战 | 第19-22页 |
一、海外投资保险机构设置方式不明 | 第19-20页 |
二、政治风险突出 | 第20-21页 |
三、海外投资保险承保对象范围不清晰 | 第21页 |
四、海外投资保险合同规定不完善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海外投资保险机构的设置方式 | 第22-28页 |
第一节 “同一制”海外投资保险机构设置方式 | 第22-23页 |
一、“同一制”设置方式的理论与实践 | 第22-23页 |
二、“同一制”设置方式的优劣比较 | 第23页 |
第二节 “分离制”海外投资保险机构设置方式 | 第23-25页 |
一、“分离制”设置方式的理论与实践 | 第24页 |
二、“分离制”设置方式的优劣比较 | 第24-25页 |
第三节 我国海外投资保险机构设置方式的选择 | 第25-28页 |
一、确定海外投资保险承保机构性质及其法律地位 | 第25-26页 |
二、划分海外投资保险业务的审批权和经营权 | 第26-27页 |
三、明确海外投资保险机构的经营模式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海外投资保险的承保范围 | 第28-37页 |
第一节 政治风险的类型 | 第28-31页 |
一、货币汇兑险 | 第28-29页 |
二、征用及类似风险 | 第29页 |
三、战争与内乱险 | 第29-30页 |
四、政府违约险 | 第30-31页 |
第二节 海外投资保险承保范围的域外考察 | 第31-34页 |
一、各国海外投资保险承保范围的规定 | 第31-33页 |
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承保范围的规定 | 第33-34页 |
第三节 我国海外投资保险承保范围的明晰 | 第34-37页 |
一、建立海外投资保险的国别风险评价机制 | 第34-35页 |
二、完善对传统政治风险的承保规定 | 第35-36页 |
三、增加对新型政治风险的承保规定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海外投资保险的承保对象 | 第37-44页 |
第一节 海外投资保险承保对象的认定 | 第37-40页 |
一、合格投资者 | 第37页 |
二、合格投资 | 第37-38页 |
三、合格东道国 | 第38-40页 |
第二节 我国海外投资保险承保对象规定的现存问题 | 第40-41页 |
一、合格投资者范围扩大 | 第40页 |
二、合格投资缺乏原则性指导 | 第40页 |
三、合格东道国界定不明 | 第40-41页 |
第三节 我国海外投资保险承保对象范围的界定 | 第41-44页 |
一、合格投资者的范围 | 第41-42页 |
二、合格投资的范围 | 第42页 |
三、合格东道国的范围 | 第42-44页 |
第五章 海外投资保险的保赔内容 | 第44-53页 |
第一节 海外投资保险合同的核心条款及其问题 | 第44-46页 |
一、海外投资保险费、保险金额理论与实践 | 第44-45页 |
二、海外投资保险期间的理论与实践 | 第45页 |
三、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合同核心条款的现存问题 | 第45-46页 |
第二节 海外投资保险代位求偿权机制及其问题 | 第46-49页 |
一、代位求偿权的概念及行使依据 | 第46-47页 |
二、海外投资保险中代位求偿权的比较研究 | 第47-49页 |
三、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代位求偿权规定的现存问题 | 第49页 |
第三节 我国海外投资保险保赔内容的设计 | 第49-53页 |
一、统一海外投资保险合同的保赔条款 | 第49-50页 |
二、完善双边投资协议中对代位求偿权的规定 | 第50-51页 |
三、推动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和实施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