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货币政策研究:基于支付时滞和定价货币选择的视角
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1 绪论 | 第14-2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2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7-21页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1-25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25-2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5-27页 |
1.3.2 本文框架 | 第27-29页 |
2 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综述 | 第29-43页 |
2.1 支付时滞研究综述 | 第29-35页 |
2.1.1 国外关于商业信用的研究 | 第29-32页 |
2.1.2 国内关于商业信用的研究 | 第32-35页 |
2.2 定价货币选择研究综述 | 第35-38页 |
2.3 最优货币政策研究综述 | 第38-41页 |
2.3.1 国外关于最优货币政策的研究 | 第38-40页 |
2.3.2 国内关于最优货币政策的研究 | 第40-41页 |
2.4 现有研究评述 | 第41-43页 |
3 引入支付时滞和定价货币选择的DSGE模型构建 | 第43-73页 |
3.1 经济环境 | 第44-49页 |
3.2 家庭跨期决策 | 第49-52页 |
3.3 厂商决策 | 第52-61页 |
3.3.1 PCP厂商价格设定 | 第54-58页 |
3.3.2 LCP厂商价格设定 | 第58-61页 |
3.4 均衡条件 | 第61-64页 |
3.5 福利损失函数 | 第64-66页 |
3.6 本章附录 | 第66-73页 |
3.6.1 附录3.1引理1证明 | 第66-67页 |
3.6.2 附录3.2命题3.1证明 | 第67-68页 |
3.6.3 附录3.3居民福利损失函数推导 | 第68-73页 |
4 支付时滞、定价货币选择与经济动态 | 第73-86页 |
4.1 基准模型下NKPC与经济动态 | 第75-78页 |
4.2 经济存在支付时滞时NKPC与经济动态 | 第78-81页 |
4.3 支付时滞、定价货币选择与汇率制度 | 第81-86页 |
5 支付时滞、汇率传递与经济波动 | 第86-96页 |
5.1 汇率传递与经济均衡 | 第86-88页 |
5.2 参数校准 | 第88-89页 |
5.3 脉冲反应分析 | 第89-94页 |
5.3.1 支付时滞与经济波动的脉冲反应分析 | 第89-92页 |
5.3.2 定价货币选择与经济波动的脉冲反应分析 | 第92-94页 |
5.4 福利分析 | 第94-96页 |
6 支付时滞、定价货币选择与最优相机抉择规则 | 第96-125页 |
6.1 目标规则 | 第97-110页 |
6.1.1 基准模型下目标规则 | 第98-104页 |
6.1.2 支付时滞下目标规则 | 第104-110页 |
6.2 相机抉择规则下生产率冲击与经济均衡 | 第110-125页 |
6.2.1 基准模型下最优货币政策与经济均衡 | 第110-114页 |
6.2.2 基准模型下最优货币政策与生产率冲击 | 第114-118页 |
6.2.3 支付时滞下最优货币政策与经济均衡 | 第118-121页 |
6.2.4 支付时滞下最优货币政策与生产率冲击 | 第121-125页 |
7 支付时滞、定价货币选择与最优承诺规则 | 第125-146页 |
7.1 目标规则 | 第125-133页 |
7.1.1 基准模型下目标规则 | 第125-129页 |
7.1.2 支付时滞下目标规则 | 第129-133页 |
7.2 承诺规则下生产率冲击与经济均衡 | 第133-146页 |
7.2.1 基准模型下最优货币政策与经济均衡 | 第133-136页 |
7.2.2 基准模型下最优货币政策与生产率冲击 | 第136-139页 |
7.2.3 支付时滞下最优货币政策与经济均衡 | 第139-142页 |
7.2.4 支付时滞下最优货币政策与生产率冲击 | 第142-146页 |
8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46-151页 |
8.1 本文结论 | 第146-149页 |
8.2 政策建议 | 第149-151页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第151-158页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158-159页 |
致谢 | 第159-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