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活性稻壳灰的制备、提纯及改性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6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稻壳的概述 | 第10页 |
1.3 稻壳灰的概述 | 第10-11页 |
1.4 白炭黑的概述 | 第11-13页 |
1.5 稻壳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5.1 稻壳灰制备 | 第13-14页 |
1.5.2 稻壳灰的应用 | 第14-16页 |
1.6 稻壳灰的提纯 | 第16-17页 |
1.7 白炭黑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第17-21页 |
1.7.1 白炭黑的制备方法 | 第17-20页 |
1.7.1.1 气相法 | 第18页 |
1.7.1.2 沉淀法 | 第18-19页 |
1.7.1.3 溶胶凝胶法 | 第19页 |
1.7.1.4 离解法 | 第19-20页 |
1.7.2 白炭黑的应用 | 第20-21页 |
1.8 白炭黑的改性 | 第21-24页 |
1.8.1 白炭黑的改性工艺 | 第22页 |
1.8.2 白炭黑改性剂 | 第22页 |
1.8.3 白炭黑的改性方法 | 第22-24页 |
1.9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6-35页 |
2.1 整体实验工艺流程 | 第26-27页 |
2.2 实验使用的主要设备及原料 | 第27-28页 |
2.3 实验步骤 | 第28-35页 |
2.3.1 高活性稻壳灰的制备 | 第28-30页 |
2.3.1.1 实验原理 | 第28-29页 |
2.3.1.2 稻壳灰的制备 | 第29-30页 |
2.3.1.3 稻壳灰样品性能表征 | 第30页 |
2.3.2 稻壳灰的提纯 | 第30-32页 |
2.3.2.1 实验原理 | 第30-31页 |
2.3.2.2 稻壳灰-水玻璃的制备 | 第31页 |
2.3.2.3 白炭黑的制备 | 第31页 |
2.3.2.4 白炭黑样品性能表征 | 第31-32页 |
2.3.3 白炭黑改性 | 第32-35页 |
2.3.3.1 实验原理 | 第32页 |
2.3.3.2 白炭黑溶胶的制备 | 第32-33页 |
2.3.3.3 溶胶的改性 | 第33页 |
2.3.3.4 涂膜的制备 | 第33页 |
2.3.3.5 白炭黑薄膜性能表征 | 第33-35页 |
第三章 高活性稻壳灰的制备 | 第35-42页 |
3.1 煅烧温度对稻壳灰形态的影响 | 第35-38页 |
3.1.1 煅烧温度对稻壳灰晶态结构的影响 | 第35-36页 |
3.1.2 煅烧温度对稻壳灰比表面积的影响 | 第36-37页 |
3.1.3 煅烧温度对稻壳灰粒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3.2 煅烧时间对稻壳灰比表面积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 研磨时间对稻壳灰比表面积的影响 | 第39页 |
3.4 煅烧温度和时间对稻壳灰白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3.5 稻壳灰的SEM图 | 第40-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稻壳灰的提纯 | 第42-49页 |
4.1 水玻璃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第42-44页 |
4.1.1 不同的混料比对白炭黑白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4.1.2 反应温度对白炭黑白度的影响 | 第43页 |
4.1.3 反应时间对白炭黑白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4.2 白炭黑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第44-48页 |
4.2.1 硫酸溶液的不同浓度对白炭黑纯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4.2.2 不同体系pH值对白炭黑纯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4.2.3 不同反应温度对白炭黑纯度的影响 | 第46-48页 |
4.2.4 不同反应时间对白炭黑纯度的影响 | 第4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白炭黑改性 | 第49-63页 |
5.1 改性剂添加对白炭黑性能的影响 | 第49-55页 |
5.1.1 不同改性剂及其用量对薄膜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5.1.2 反应温度对白炭黑性能的影响 | 第50-51页 |
5.1.3 反应时间对白炭黑性能的影响 | 第51页 |
5.1.4 陈化时间对白炭黑薄膜性能的影响 | 第51-53页 |
5.1.5 白炭黑疏水膜接触角的比较 | 第53-54页 |
5.1.6 改性前后疏水膜的SEM分析 | 第54-55页 |
5.2 白炭黑疏水膜形成机理的探讨 | 第55-62页 |
5.2.1 改性前后疏水膜的红外分析 | 第55-58页 |
5.2.2 改性剂改性机理 | 第58-6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