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师范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质量调查研究--以N大学学生满意度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绪论第10-13页
    (一)问题提出第10-11页
        1.教师教育课程质量是教师教育改革的生成性和发展性问题第10页
        2.课程质量的提升需要重视学生参与及其满意度第10-11页
    (二)研究目的与问题第11页
    (三)研究意义第11-13页
        1.理论意义第11-12页
        2.实践意义第12-13页
二、核心概念界定第13-17页
    (一)教师教育课程第13-14页
    (二)课程质量第14-15页
    (三)教师教育课程质量第15页
    (四)学生满意度第15-17页
三、文献综述第17-27页
    (一)关于教师教育课程的研究第17-24页
        1.关于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第17-18页
        2.关于课程设置的研究第18-19页
        3.关于课程内容的研究第19-21页
        4.关于课程教学方式的研究第21页
        5.关于课程评价的研究第21-24页
    (二)学生满意度为视角的课程质量评价及其内容第24-25页
        1.学生满意度是评价课程质量的重要视角和指标第24页
        2.以学生满意度为视角的课程质量评价内容第24-25页
    (三)小结第25-27页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7-30页
五、研究过程与方法第30-33页
    (一)研究过程第30页
    (二)研究方法第30-33页
        1.文献研究法第30页
        2.问卷调查第30-32页
        3.访谈法第32-33页
六、学生对课程及学习结果的满意度现状分析第33-55页
    (一)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第34-38页
    (二)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第38-44页
    (三)学生对课程考核与评价的满意度第44-46页
    (四)学生对课程资源的满意度第46-48页
    (五)学生对于实习课程的满意度第48-52页
    (六)学生对学习结果满意度第52-55页
七、结论第55-62页
    (一)课程体系完备但未充分体现实践性第55页
        1.课程科目与内容体现了结构化的特征第55页
        2.理论与实践衔接性不足第55页
    (二)教学方式发生变革但忽视对学生的引导第55-57页
        1.多元教学方式满足了学生的课堂学习需要第55-56页
        2.教学方式运用中缺乏对学生情感体验和学习过程的关注第56-57页
    (三)课程评价突破传统但缺乏评价指标和依据第57-58页
        1.评价方式打破“书面考试”为主,评价内容突破“记忆”为主第57页
        2.课程评价方式与内容简单,作用与功能未明显突出第57-58页
    (四)课程资源丰富但未得到充分使用第58-59页
        1.课程资源“供大于求”第58-59页
        2.课程资源在学生学习中未能充分发挥其价值与作用第59页
    (五)学生关于实习课程的满意度第59-60页
        1.实习时间未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第59-60页
        2.实习内容以“课堂”与“教学”为重心第60页
        3.实习指导责任重心偏向实习学校教师第60页
    (六)学生知识与能力得到提高但掌握不扎实第60-62页
        1.课程在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发挥了促进作用第60-61页
        2.学生对知识与能力的掌握不深入系统第61-62页
八、对策与建议第62-68页
    (一)进一步调整和落实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课时数第62页
    (二)重视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第62-63页
    (三)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第63-64页
    (四)重视课程资源的使用和其在教学中作用的发挥第64-65页
    (五)保障教育实习时长、内容和指导第65-67页
    (六)提升学生教育知识与技能掌握水平第67-68页
九、结语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附录一第73-78页
附录二第78-79页
附录三第79-80页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和公开发表论文第80-81页
致谢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古诗押韵审美心理研究
下一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发展、金融包容与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