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企业组织与管理论文

关联方交易舞弊的内部控制研究--以参仙源公司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页
        1.2.2 现实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趋势第13-17页
        1.3.1 关联方交易的舞弊风险第13-14页
        1.3.2 关联方交易舞弊的防范第14-15页
        1.3.3 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第15页
        1.3.4 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第15-16页
        1.3.5 关联方交易中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第16页
        1.3.6 文献评述第16-17页
    1.4 研究内容第17-21页
        1.4.1 研究目标第17页
        1.4.2 研究框架第17-18页
        1.4.3 技术路线第18-19页
        1.4.4 研究方法第19页
        1.4.5 本文创新第19-20页
        1.4.6 本文可能存在的不足第20-21页
2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第21-27页
    2.1 关联方交易舞弊的相关理论基础第21-23页
        2.1.1 委托代理理论第21页
        2.1.2 交易成本理论第21-22页
        2.1.3 舞弊三角理论第22页
        2.1.4 关联方交易效用理论第22-23页
    2.2 关联方交易责任理论第23-24页
    2.3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标准第24页
    2.4 内部控制对关联方交易公允性的影响与意义第24-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3 案例分析第27-35页
    3.1 参仙源简介第27页
    3.2 参仙源财务舞弊案始末第27-30页
        3.2.1 营业收入暴增暴跌第27-28页
        3.2.2 证监会处罚通报第28-29页
        3.2.3 财务舞弊中涉嫌的关联方交易第29-30页
    3.3 参仙源关联方交易中内部控制现状第30-34页
        3.3.1 控制环境第31页
        3.3.2 风险评估第31-32页
        3.3.3 控制活动第32-33页
        3.3.4 信息与沟通第33-34页
        3.3.5 内部监督第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4 参仙源内部控制的缺陷以及对企业关联方交易舞弊的影响分析第35-45页
    4.1 参仙源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第35-36页
    4.2 内部环境:个人控制色彩浓重,监事会监督能力低下第36-38页
        4.2.1 个人控制使内部控制失效第36-37页
        4.2.2 监事会监督能力低下第37-38页
    4.3 风险评估:风险识别有误,应对方式缺失第38-39页
        4.3.1 风险识别有误第38页
        4.3.2 风险应对缺失第38-39页
    4.4 控制活动:授权审批程序与会计系统存在缺陷第39-40页
        4.4.1 授权审批控制缺陷第39页
        4.4.2 会计系统控制缺陷第39-40页
    4.5 信息与沟通:虚假披露,缺乏内部沟通第40-42页
        4.5.1 虚假披露定价原则第40页
        4.5.2 缺乏合理资产评估信息的披露第40-41页
        4.5.3 错误披露关联方关系第41-42页
        4.5.4 缺乏内部沟通第42页
    4.6 内部监督:缺少持续性监督与个别监督活动,内部监督报告制度缺失第42-44页
        4.6.1 缺少持续监督活动第42-43页
        4.6.2 个别评价缺失,且风险评价后无相应应对措施第43-44页
        4.6.3 内部监督报告制度缺失第44页
    4.7 本章小结第44-45页
5 从内部控制角度治理关联方交易舞弊的方法建议第45-57页
    5.1 内部环境:约束实际控制人,健全监督治理环境第45-47页
        5.1.1 约束实际控制人行为第45-46页
        5.1.2 健全监督治理环境第46-47页
    5.2 风险评估:规范风险识别程序,建立风险应对机制第47-48页
        5.2.1 规范风险识别程序第47-48页
        5.2.2 建立风险应对不利的追责机制第48页
    5.3 控制活动:建立分级授权审批制度,改进控制流程第48-53页
        5.3.1 建立关联交易的分级授权审批制度第48-49页
        5.3.2 关联交易流程的控制第49-52页
        5.3.3 关联交易的定价控制第52-53页
    5.4 信息与沟通:规范定价原则与关联方交易信息的披露第53-55页
        5.4.1 规范定价原则的披露第53-54页
        5.4.2 规范关联交易披露的监管第54-55页
    5.5 内部监督:健全持续性监督与个别监督机制,形成完善的监督机制第55-56页
        5.5.1 健全持续性监督与个别监督机制第55页
        5.5.2 形成一套完善且风险可控的管理层监督机制第55-56页
    5.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6 结论第57-60页
    6.1 研究结论第57页
    6.2 研究启示第57-59页
    6.3 研究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率市场化背景下ZJ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贷款定价研究
下一篇:关于SL建筑公司的涉税风险及防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