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休闲空间中的无障碍设计创新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1-12页 |
| 1.研究思路 | 第11页 |
| 2.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3-15页 |
| 1.研究内容 | 第13页 |
| 2.论文创新点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城市休闲空间中无障碍设计基础研究 | 第15-25页 |
| 一.课题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 1.无障碍设计 | 第15页 |
| 2.城市休闲空间 | 第15-16页 |
| 3.障碍人士 | 第16页 |
| 二.城市休闲空间中无障碍设计发展趋势 | 第16-18页 |
| 1.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 | 第16-17页 |
| 2.景观形态多样化 | 第17-18页 |
| 3.与智慧城市发展相融合 | 第18页 |
| 三.城市休闲空间中无障碍设计存在的弊端 | 第18-21页 |
| 1.无障碍设计重视性不足 | 第18-19页 |
| 2.无障碍设计规范性差 | 第19页 |
| 3.无障碍设计实用性低 | 第19-20页 |
| 4.无障碍设施维护不够 | 第20页 |
| 5.智能化的无障碍设计滞后 | 第20-21页 |
| 四.无障碍设计案例分析 | 第21-25页 |
| 1.国家体育馆 | 第21-22页 |
| 2.上海盲人植物园 | 第22-25页 |
| 第三章 城市休闲空间中无障碍设计的创新策略 | 第25-32页 |
| 一.城市休闲空间中无障碍设计的总体定位 | 第25-27页 |
| 1.整合城市休闲空间环境功能 | 第25页 |
| 2.塑造城市性活动无障碍设计 | 第25-26页 |
| 3.构建完善的无障碍体系 | 第26-27页 |
| 二.城市休闲空间中无障碍设计的原则 | 第27-28页 |
| 1.通用性 | 第27页 |
| 2.艺术性 | 第27页 |
| 3.可识别性 | 第27-28页 |
| 4.可交往性 | 第28页 |
| 三.城市休闲空间中无障碍设计的创新表现 | 第28-29页 |
| 1.通用设计 | 第28页 |
| 2.与环境相融合 | 第28页 |
| 3.数字信息化的应用 | 第28-29页 |
| 四.城市休闲空间中无障碍设计创新的方法 | 第29-32页 |
| 1.专属设计—根据不同需求分区营造 | 第29页 |
| 2.康复设计—康复娱乐相结合 | 第29-30页 |
| 3.感官设计—塑造感知环境 | 第30页 |
| 4.园艺设计—设计参与性景观 | 第30-31页 |
| 5.情感设计—环境故事化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障碍人士城市休闲空间设计实践 | 第32-48页 |
| 一.项目概况 | 第32-33页 |
| 1.地理位置 | 第32页 |
| 2.周边环境分析 | 第32-33页 |
| 二.设计理念及构思 | 第33-34页 |
| 1.设计目标 | 第33页 |
| 2.设计原则 | 第33页 |
| 3.设计要点 | 第33-34页 |
| 4.设计创新 | 第34页 |
| 三.建筑外观及规划分析 | 第34-36页 |
| 1.设计构思分析 | 第34页 |
| 2.各层平面设计 | 第34-35页 |
| 3.流线分析 | 第35-36页 |
| 4.功能分区 | 第36页 |
| 四.室内功能设计分析 | 第36-42页 |
| 1.康体训练空间 | 第36-38页 |
| 2.娱乐休闲空间 | 第38-39页 |
| 3.交流学习空间 | 第39-42页 |
| 五.景观设计方案分析 | 第42-48页 |
| 1.康体活动空间 | 第42-45页 |
| 2.园艺疗养空间 | 第45-46页 |
| 3.情感唤醒空间 | 第46-48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图片索引 | 第51-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54-55页 |
| 附录 | 第55-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