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缺陷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传统技术检测阶段 | 第12页 |
1.2.2 自动化检测阶段 | 第12-14页 |
1.2.3 机器视觉检测技术 | 第14-15页 |
1.2.4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2 端塞视觉检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7-29页 |
2.1 引言 | 第17-19页 |
2.2 端塞缺陷检测系统工作原理概述 | 第19-20页 |
2.3 光学成像系统设计 | 第20-23页 |
2.3.1 光源照明 | 第20-21页 |
2.3.2 CCD相机 | 第21-22页 |
2.3.3 图像采集卡 | 第22-23页 |
2.4 检测控制台设计 | 第23-24页 |
2.5 各工位成像方案 | 第24-26页 |
2.5.1 工位一光学成像方案 | 第24-25页 |
2.5.2 工位二光学成像方案 | 第25-26页 |
2.6 采集方案总结 | 第26-27页 |
2.7 各工位光学成像方案汇总 | 第27-28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端塞视觉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 第29-34页 |
3.1 检测系统设计 | 第29-31页 |
3.1.1 Qt软件简介 | 第29页 |
3.1.2 端塞检测系统操作界面 | 第29-31页 |
3.2 缺陷检测系统软件流程设计 | 第31-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图像预处理 | 第34-49页 |
4.1 图像平滑滤波 | 第34-41页 |
4.1.1 中值滤波 | 第34-35页 |
4.1.2 高斯滤波 | 第35页 |
4.1.3 基于偏微分方程图像去噪 | 第35-38页 |
4.1.4 基于异性扩散模型的图像去噪 | 第38-39页 |
4.1.5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4.2 二值化 | 第41-43页 |
4.3 形态学处理 | 第43-46页 |
4.3.1 膨胀 | 第43-44页 |
4.3.2 腐蚀 | 第44页 |
4.3.3 开操作 | 第44-45页 |
4.3.4 闭操作 | 第45页 |
4.3.5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4.4 感兴趣区域提取 | 第46-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5 端塞圆孔缺陷检测 | 第49-59页 |
5.1 Hough变换原理 | 第49页 |
5.2 经典Hough变换圆检测原理 | 第49-50页 |
5.3 随机Hough变换 | 第50页 |
5.4 改进的随机Hough变换 | 第50-53页 |
5.5 基于图形学的缺陷检测 | 第53-55页 |
5.5.1 最小二乘法拟合圆 | 第53-54页 |
5.5.2 圆孔缺陷检测 | 第54-55页 |
5.6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6 端塞表观缺陷检测 | 第59-73页 |
6.1 原始LBP特征概述 | 第59-61页 |
6.2 LBP等价模式 | 第61-62页 |
6.3 旋转不变的LBP算子 | 第62-63页 |
6.4 多尺度LBP | 第63-64页 |
6.5 LBP和方差的联合分布 | 第64页 |
6.6 基于MSLBP和LVAR联合分布的纹理缺陷检测 | 第64-68页 |
6.7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8-71页 |
6.8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7.1 论文总结 | 第73-74页 |
7.2 工作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