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论文

人民政协的宪法地位研究

内容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3页
    文献综述第7-11页
    研究方法第11-13页
第一章 人民政协在宪法文本中的演变第13-20页
    一、《共同纲领》:作为国家政权机关的人民政协第13-16页
        (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准制宪机构第13-14页
        (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代行人大职权第14-15页
        (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协商建议机构第15-16页
    二、人民政协在“五四”、“七五”、“七八”宪法中的消失第16-18页
        (一) 人民政协:回归“统一战线的组织”第16-17页
        (二) 人民政协:“学习和自我改造”的政治场所第17-18页
    三、“八二”宪法:人民政协写入宪法文本第18-20页
        (一) 宪法确认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第18页
        (二) 中国政治运行中不可或缺的人民政协第18-20页
第二章 人民政协的宪法定位:宪法权力机构第20-42页
    一、何为宪法权力机构第20-27页
        (一) 宪法权力机构行使宪法权力第20-21页
        (二) 宪法权力是宪法中权威性权力的统称第21-26页
        (三) 宪法权力的地位优先于国家权力第26-27页
    二、人民政协属于宪法权力机构第27-42页
        (一) 人民政协职能的统称——参政权第27-30页
        (二) 人民政协参政权是一种宪法权力第30-32页
        (三) 人民政协宪法权力的权威来源——统一战线的广泛代表性第32-40页
        (四) 人民政协宪法权力的特点第40-42页
第三章 人民政协宪法地位的弱化及其原因第42-50页
    一、人民政协宪法权力的异化第42-46页
        (一) 人民政协宪法权力的政治化第42-44页
        (二) 人民政协宪法权力的权利化第44-45页
        (三) 人民政协宪法权力的滥用第45-46页
    二、人民政协广泛代表性的弱化第46-50页
        (一) 人民政协界别广泛代表性不足第46-47页
        (二) 政协委员代表性的缺失第47-50页
第四章 人民政协宪法地位弱化的补强第50-59页
    一、保障人民政协宪法权力有效行使第50-55页
        (一) 明确政协政治协商的内容、对象和程序第50-52页
        (二) 明确政协监督和议政的内容、对象和重点第52-55页
        (三) 加强对人民政协宪法权力的监督第55页
    二、提升人民政协的广泛代表性第55-59页
        (一) 人民政协界别设置的优化方案第56-57页
        (二) 政协委员代表性的加强对策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谢辞第64-65页
个人简历和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人大代表候选人介绍制度研究
下一篇:对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研究--以X农村商业银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