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各种电影、电视:按内容分论文--新闻片、纪录片、文献片论文

年鉴学派视阈下中国历史题材纪录片故事化传播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1页
    0.1 选题意义和目的第9页
    0.2 文献综述第9-10页
    0.3 研究方法第10-11页
1.年鉴学派与中国历史题材纪录片第11-18页
    1.1 年鉴学派第11-13页
        1.1.1 年鉴学派释义第11页
        1.1.2 年鉴学派的发展历程第11-12页
        1.1.3 年鉴学派的主要理论第12-13页
    1.2 中国历史题材纪录片第13-16页
        1.2.1 历史与历史题材纪录片第13-14页
        1.2.2 中国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发展历程第14-16页
    1.3 年鉴学派与中国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关系第16-18页
        1.3.1 从哲学方面考察第16页
        1.3.2 从实践范围考察第16-17页
        1.3.3 从实践方式考察第17-18页
2.中国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年鉴学派实践:故事化传播第18-31页
    2.1 年鉴学派视阈下中国历史题材纪录片故事化传播的背景因素第18-22页
        2.1.1 客观方面:纪录片生存环境的变化第18-20页
        2.1.2 主观方面:困境中主动突围第20-22页
    2.2 以影像为核心的历史书写方式第22-27页
        2.2.1 文学叙事影像化第22-23页
        2.2.2 影像叙事多元化第23-25页
        2.2.3 多元表达诗意化第25-27页
    2.3 影像的分析性叙述第27-31页
        2.3.1 史观:“精英历史”到“自下而上”第27-28页
        2.3.2 方法:由“短时段”到“中、长时段”第28-29页
        2.3.3 叙事:“分析”与“叙事”相结合第29-31页
3.年鉴学派视阈下中国历史题材纪录片故事化传播的文化分析第31-41页
    3.1 消解文化特权,丰富文化表述第31-34页
        3.1.1 影像记录由官方趋向民间第31-32页
        3.1.2 集体记忆的表达第32-34页
        3.1.3 历史表述连续性的“爆破”第34页
    3.2 展示历史文化风貌,增强历史文化自信第34-36页
    3.3 人文色彩浓重,“人”的价值回归第36-41页
        3.3.1 大历史与小历史的双重书写第36-37页
        3.3.2 历史的淡化与人文关怀的加深第37-39页
        3.3.3 人文精神的回归第39-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8页
致谢第48-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东音乐民间乐社教学行为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五所乐社为例
下一篇:晋南蒲剧舞蹈语言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