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2页 |
第2章 国内“赔礼道歉”司法理论及争议 | 第12-19页 |
2.1 我国“赔礼道歉”司法理论的历史传承 | 第12-19页 |
2.1.1 我国传统社会中的“赔礼道歉”和“礼制” | 第12-13页 |
2.1.2 “赔礼道歉”在我国的司法责任化过程 | 第13页 |
2.1.3 “赔礼道歉”司法责任化的历史渊源 | 第13-14页 |
2.1.4 “赔礼道歉”司法责任化的争论 | 第14-16页 |
2.1.5 “赔礼道歉”司法责任化的实践困境 | 第16-17页 |
2.1.6 “赔礼道歉”司法责任化的道德困境 | 第17-19页 |
第3章 不同司法管辖区“赔礼道歉”专门立法理论现状 | 第19-26页 |
3.1 美国关于“赔礼道歉”专门立法的理论 | 第19-20页 |
3.2 英国关于“赔礼道歉”专门立法的理论 | 第20-21页 |
3.3 加拿大关于“赔礼道歉”专门立法的理论 | 第21-22页 |
3.4 澳大利亚关于“赔礼道歉”专门立法的理论 | 第22-23页 |
3.5 我国香港地区关于“赔礼道歉”专门立法的理论 | 第23-25页 |
3.6 两大法系关于“赔礼道歉”专门立法理论的异同 | 第25-26页 |
第4章 我国“赔礼道歉”专门立法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第26-31页 |
4.1 “赔礼道歉”专门立法与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一致 | 第26页 |
4.2 “赔礼道歉”专门立法是依法治国和依德治国的良性互动 | 第26-28页 |
4.3 “赔礼道歉”专门立法可以提高司法效率 | 第28-29页 |
4.4 “赔礼道歉”专门立法在我国具有实施基础 | 第29-30页 |
4.5 “赔礼道歉”专门立法已在多个司法管辖区具体实施 | 第30-31页 |
第5章 我国“赔礼道歉”专门立法的若干制度建议 | 第31-39页 |
5.1 “赔礼道歉”专门立法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 第31页 |
5.2 “赔礼道歉”专门立法是否会导致违宪 | 第31-33页 |
5.2.1 强制性的“赔礼道歉”会导致违宪 | 第31-32页 |
5.2.2 “赔礼道歉”专门立法不会导致违宪 | 第32-33页 |
5.3 “赔礼道歉”专门立法中“全面道歉”和“有限道歉”的区别 | 第33-34页 |
5.4 “赔礼道歉”专门立法中的“安全港”规则 | 第34-36页 |
5.4.1 “安全港”规则的起源及发展 | 第34-35页 |
5.4.2 在我国确立及发展“安全港”规则的必要性 | 第35-36页 |
5.5 “赔礼道歉”专门立法是否适用于政府 | 第36-39页 |
5.5.1 “赔礼道歉”专门立法适用于政府是依法执政的需要 | 第36-37页 |
5.5.2 “赔礼道歉”专门立法适用于政府是承担国际责任的需要 | 第37-3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9-43页 |
6.1 结论 | 第39-40页 |
6.2 展望及进一步的工作方向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