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长沙边检站“3·29”走私毒品案评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9-10页
第1章 案情概要第10-12页
    1.1 案情简介第10-11页
    1.2 法院判决及理由第11-12页
第2章 争议焦点第12-17页
    2.1 被告人裴氏金莲对于走私毒品事实是否“主观明知”第12页
    2.2 被告人克里斯汀是否应当认定为“3·29”案件主犯第12-13页
    2.3 案件证据运用中的争议第13-17页
        2.3.1 印证证据缺失第13-14页
        2.3.2 视听资料证据缺乏第14页
        2.3.3 言词证据取证程序不规范第14-15页
        2.3.4 证据种类界定不明第15页
        2.3.5 与毒品有关联的重要物证缺乏保护第15-17页
第三章 争议评析第17-29页
    3.1 走私毒品案件中“主观明知”的推定第17-19页
    3.2 走私毒品共同犯罪中主犯的认定第19-20页
    3.3 走私毒品案件中证据的审查判断第20-24页
        3.3.1 物证的审查判断第20页
        3.3.2 书证的审查判断第20-21页
        3.3.3 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审查判断第21-22页
        3.3.4 证人证言的审查判断第22页
        3.3.5 视听资料的审查判断第22-23页
        3.3.6 勘验,检查笔录的审查判断第23页
        3.3.7 定罪方面证据的审查判断第23-24页
    3.4 边检机关在查处走私毒品案件中证据运用的几点建议第24-29页
        3.4.1 强化办案人员证据意识第24-25页
        3.4.2 注重构建证据锁链第25-26页
        3.4.3 加强对口供以外的其他客观性证据的收集和固定第26页
        3.4.4 建立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第26-27页
        3.4.5 借鉴走私毒品案中证据运用的先进经验第27-29页
结论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2页
致谢第32页

论文共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吴某与医院、制药商产品责任纠纷案分析
下一篇:自贸区“负面清单”之法学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