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一、绪论 | 第9-18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1. 应试教育现象、被动灌输式教育方式仍然比较普遍 | 第10页 |
2. 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被淡漠 | 第10页 |
3. 轻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 | 第10-11页 |
4. 轻视学生的合作交流 | 第11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三)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8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二、体验式教学的概念及理论 | 第18-24页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1. 体验 | 第18-19页 |
2. 体验学习 | 第19页 |
3. 体验式教学 | 第19-20页 |
(二) 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1. 库伯体验学习圈理论 | 第20-21页 |
2. 情知教学论 | 第21-22页 |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2页 |
(三) 数学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 第22-24页 |
1. 学习目标——认知、情感、态度、自我意识的综合提升 | 第22页 |
2. 学习方式——重反思 | 第22-23页 |
3. 师生关系——平等对话式 | 第23页 |
4. 学习结果——个人意义的生成 | 第23-24页 |
三、初中数学体验式教学实施现状探究 | 第24-47页 |
(一) 数学体验式教学的操作程序 | 第24-28页 |
1. 课前体验 | 第24-25页 |
2. 课中体验 | 第25-27页 |
3. 课后体验 | 第27-28页 |
(二) 数学体验式教学案例及分析 | 第28-33页 |
1. 学习者的分析 | 第31-32页 |
2. 教学目标分析 | 第32页 |
3. 教学策略分析 | 第32页 |
4. 教学效果分析 | 第32-33页 |
(三) 初中数学体验式教学实施效果调查 | 第33-47页 |
1. 数学体验式教学实践中的成功之处 | 第33-37页 |
2. 数学体验式教学实施中的问题 | 第37-47页 |
四、改进体验式教学实践的思考 | 第47-50页 |
(一) 抓好课前、课后体验,促进体验升华 | 第47页 |
(二) 刺激多重感官参与,丰富体验途径 | 第47-48页 |
(三) 重视体验过程,促进体验转化 | 第48页 |
(四) 树立情感目标,促进体验内化 | 第48-49页 |
(五) 正确处理矛盾,敢于创新教育方式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一 | 第53-56页 |
附录二 | 第56-57页 |
附录三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