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1.3.1 信息披露质量与外部环境 | 第13-15页 |
1.3.2 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治理 | 第15-17页 |
1.3.3 信息披露质量与财务状况 | 第17-19页 |
1.3.4 文献综述小结 | 第19页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创业板与信息披露概述 | 第21-32页 |
2.1 创业板概述 | 第21-23页 |
2.1.1 创业板市场及其发展历程 | 第21-22页 |
2.1.2 创业板上市的条件 | 第22页 |
2.1.3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点 | 第22-23页 |
2.2 信息披露概述 | 第23-29页 |
2.2.1 信息披露的含义 | 第24页 |
2.2.2 信息披露质量要求 | 第24-26页 |
2.2.3 信息披露质量的衡量 | 第26-29页 |
2.3 信息披露理论基础 | 第29-32页 |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9-30页 |
2.3.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0-31页 |
2.3.3 信号传递理论 | 第31-32页 |
第3章 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39页 |
3.1 外部环境方面 | 第32-34页 |
3.1.1 地区差异 | 第32-33页 |
3.1.2 外部监管 | 第33页 |
3.1.3 外部审计 | 第33-34页 |
3.2 公司治理方面 | 第34-36页 |
3.2.1 股权结构特征 | 第34-35页 |
3.2.2 董事会特征 | 第35页 |
3.2.3 监事会特征 | 第35-36页 |
3.3 财务状况方面 | 第36-39页 |
3.3.1 公司规模 | 第36页 |
3.3.2 偿债能力 | 第36-37页 |
3.3.3 营运能力 | 第37页 |
3.3.4 盈利能力 | 第37-39页 |
第4章 研究设计 | 第39-45页 |
4.1 研究假设 | 第39-41页 |
4.2 样本的来源及选取 | 第41页 |
4.3 变量设置 | 第41-44页 |
4.3.1 被解释变量设置 | 第42页 |
4.3.2 解释变量设置 | 第42-44页 |
4.4 模型构建 | 第44-45页 |
第5章 实证检验 | 第45-56页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5-48页 |
5.1.1 信息披露质量 | 第45-46页 |
5.1.2 外部环境 | 第46页 |
5.1.3 公司治理 | 第46-47页 |
5.1.4 财务状况 | 第47-48页 |
5.2 相关性分析 | 第48-49页 |
5.3 回归分析 | 第49-53页 |
5.3.1 分部分回归分析 | 第49-51页 |
5.3.2 整体回归分析 | 第51-53页 |
5.4 小结 | 第53-56页 |
第6章 结论、建议及展望 | 第56-6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6-57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7-59页 |
6.2.1 减少更正补充公告 | 第58页 |
6.2.2 遵守披露规则 | 第58页 |
6.2.3 规范会计处理 | 第58-59页 |
6.2.4 提高管理水平 | 第59页 |
6.3 本文不足与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