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基于空间句法的辽宁省西部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5页
        1.1.1 传统村落面临消亡第13页
        1.1.2 空间形态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已成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重点第13页
        1.1.3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呈现出细致化、量化、科学化的发展趋势第13-14页
        1.1.4 辽宁省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需要合理指导第14-15页
    1.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2.1 为辽宁省传统村落的研究进行补充第15页
        1.2.2 从定量的角度解释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第15页
        1.2.3 空间句法理论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第15页
        1.2.4 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借鉴第15-16页
    1.3 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及其概念界定第16-18页
        1.3.1 研究范围第16页
        1.3.2 传统村落第16页
        1.3.3 空间形态第16-17页
        1.3.4 空间句法第17-18页
    1.4 研究综述第18-22页
        1.4.1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相关研究第18-19页
        1.4.2 国外空间句法相关研究第19页
        1.4.3 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第19-21页
        1.4.4 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历史空间保护研究第21页
        1.4.5 基于空间句法的聚落空间形态研究第21-22页
    1.5 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2-25页
        1.5.1 研究方法第22-23页
        1.5.2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5.3 技术路线第24-25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技术方法研究第25-37页
    2.1 空间句法理论第25-26页
        2.1.1 空间句法简述第25页
        2.1.2 空间句法基础思想第25-26页
    2.2 空间句法量化指标、分析方法及适用范畴第26-28页
        2.2.1 量化指标第26-27页
        2.2.2 分析方法及适用范畴第27-28页
    2.3 空间句法适用性分析第28-35页
        2.3.1 空间句法研究特点第28-29页
        2.3.2 空间句法研究范围特点第29页
        2.3.3 模拟案例第29-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辽宁省西部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现状调查分析第37-51页
    3.1 辽宁省西部地区简介第37-39页
        3.1.1 地理环境第37页
        3.1.2 历史人文第37-38页
        3.1.3 传统村落分布和分类第38-39页
    3.2 村落整体格局第39-43页
        3.2.1 村落构成模式第39-40页
        3.2.2 村屯形态布局第40-42页
        3.2.3 居住空间结构分析第42-43页
    3.3 村落局部空间构成形态第43-48页
        3.3.1 街巷空间第43-45页
        3.3.2 节点空间第45-46页
        3.3.3 水系空间第46-47页
        3.3.4 生产空间第47-48页
    3.4 村落空间形成影响因素第48-50页
        3.4.1 自然地理因素第48页
        3.4.2 风水理念因素第48-49页
        3.4.3 行为习俗因素第49-50页
    3.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辽宁省西部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句法分析第51-91页
    4.1 对象选取及相关概述第51-58页
        4.1.1 选取结构完整、规模较大且多种形态的村屯作为研究对象第51-52页
        4.1.2 研究村落简述第52-53页
        4.1.3 村民行为模式特征第53-58页
    4.2 村屯空间形态之变量描述第58-69页
        4.2.1 研究半径范围的制定第58-60页
        4.2.2 可理解度分析第60-63页
        4.2.3 整合度分析第63-65页
        4.2.4 穿行性分析第65-69页
    4.3 村屯空间形态差异性第69-71页
        4.3.1 山地型传统村落空间认知优于丘陵型传统村落第70页
        4.3.2 两种类型传统村落不同范围内的空间渗透性存在差异第70页
        4.3.3 两种类型传统村落局部区域穿行性路径选择存在差异第70-71页
    4.4 村屯空间形态相似性第71-77页
        4.4.1 轴线组织和生长机制相似第71-75页
        4.4.2 内向生长机制的外向转变第75-77页
    4.5 街巷空间关系及相应特征第77-83页
        4.5.1 街巷空间的点线关系及空间特征第78-80页
        4.5.2 街巷空间的轴线关系及空间特征第80-81页
        4.5.3 街巷空间的线面关系及空间特征第81-83页
    4.6 村域整体视域分析第83-90页
        4.6.1 视域核心与村落功能第85-87页
        4.6.2 视线深度和景观观测第87-89页
        4.6.3 盲区景观引导和区域安全第89-90页
    4.7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5章 辽宁省西部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策略第91-113页
    5.1 基于空间句法变量分析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保护引导措施第91-99页
        5.1.1 保护思路第91-92页
        5.1.2 基于选择度分析的空间节点引导性措施第92-94页
        5.1.3 基于整合度分析的街巷空间引导性措施第94-96页
        5.1.4 基于可理解度分析的片区式引导性措施第96-97页
        5.1.5 基于视域分析的空间核心引导性措施第97-99页
    5.2 基于空间句法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保护控制实施机制第99-102页
        5.2.1 保护控制的阶段特征第99-100页
        5.2.2 保护控制的公众参与第100-101页
        5.2.3 保护控制的实施管理第101-102页
    5.3 基于空间句法的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应用第102-111页
        5.3.1 村落现状概述第102-104页
        5.3.2 现状句法解析第104-107页
        5.3.3 规划评价方法第107-111页
    5.4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第六章 结语第113-117页
    6.1 主要结论第113-115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115-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1页
附录第121-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下一篇:山西省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经办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