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企业融资的金融风险控制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内研究 | 第10-12页 |
1.2.2 国外研究 | 第12-13页 |
1.2.3 文献综述述评 | 第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3-15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2 房地产融资金融风险及相关理论 | 第15-21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2.1.1 风险的定义 | 第15页 |
2.1.2 融资风险的定义 | 第15页 |
2.1.3 融资风险控制的定义 | 第15-16页 |
2.1.4 金融风险的定义 | 第16页 |
2.1.5 融资的定义 | 第16页 |
2.1.6 房地产融资的定义 | 第16页 |
2.1.7 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定义 | 第16页 |
2.1.8 房地产融资金融风险的定义 | 第16-17页 |
2.2 房地产企业常见融资渠道 | 第17-19页 |
2.2.1 三种常见融资方式 | 第17-18页 |
2.2.2 相对特殊的融资渠道 | 第18-19页 |
2.3 常见的融资风险评价模型 | 第19-21页 |
2.3.1 财务杠杆系数法 | 第19页 |
2.3.2 VAR评价模型 | 第19页 |
2.3.3 本文选用的AHP等级评价模型 | 第19-20页 |
2.3.4 本文选用的ROE模型 | 第20页 |
2.3.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3 房地产企业Z的经营情况和财务杠杆系数法分析 | 第21-28页 |
3.1 房地产企业Z的经营情况分析 | 第21-24页 |
3.1.1 房地产企业Z简介 | 第21-22页 |
3.1.2 房地产企业Z经营情况分析 | 第22-24页 |
3.2 房地产企业Z财务杠杆系数法分析 | 第24-28页 |
3.2.1 财务杠杆系数法介绍 | 第24-25页 |
3.2.2 房地产企业Z财务杠杆系数计算 | 第25-26页 |
3.2.3 房地产同行企业财务杠杆系数对比 | 第26-28页 |
4 房地产企业Z融资风险成因的AHP方法研究 | 第28-47页 |
4.1 房地产融资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 | 第28-29页 |
4.1.1 信用风险 | 第28页 |
4.1.2 流动性风险 | 第28页 |
4.1.3 通货滞胀风险 | 第28-29页 |
4.2 房地产融资金融风险成因概括分析 | 第29-30页 |
4.2.1 经济风险 | 第29页 |
4.2.2 政策风险 | 第29页 |
4.2.3 经营风险 | 第29-30页 |
4.2.4 项目风险 | 第30页 |
4.3 房地产融资金融风险的成因调查分析 | 第30-31页 |
4.3.1 问卷设计 | 第30页 |
4.3.2 问卷调查回收情形与统计 | 第30-31页 |
4.4 融资金融风险AHP模型计算分析 | 第31-43页 |
4.4.1 指标体系的选取 | 第31页 |
4.4.2 指标体系层次结构的设计 | 第31-33页 |
4.4.3 主因素层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3-35页 |
4.4.4 指标体系权重向量值的确定 | 第35-37页 |
4.4.5 子因素层指标权重的确定和评价 | 第37-42页 |
4.4.6 主因素层风险综合评价 | 第42-43页 |
4.5 融资金融风险AHP模型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4.5.1 融资金融风险等级划分 | 第43-44页 |
4.5.2 房地产企业Z融资金融风险等级 | 第44页 |
4.6 房地产企业Z应当采取的应对措施 | 第44-47页 |
4.6.1 加强对国家相关政策和经济形势的关注 | 第44-45页 |
4.6.2 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 第45页 |
4.6.3 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 第45页 |
4.6.4 做好项目前期策划工作 | 第45-47页 |
5 基于房地产企业Z财务数据的ROE模型研究 | 第47-57页 |
5.1 融资风险度量ROE模型介绍 | 第47-49页 |
5.1.1 权益性资本收益率的计算 | 第47页 |
5.1.2 权益性资本收益率期望方差的计算 | 第47-48页 |
5.1.3 金融风险评估模型的确定 | 第48-49页 |
5.2 基于企业Z财务数据的风险参数值计算 | 第49-51页 |
5.2.1 企业Z风险参数值的计算 | 第49-50页 |
5.2.2 企业Z风险参数值的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5.3 企业Z应对融资金融风险的整体措施 | 第51-52页 |
5.4 企业Z应对权益性融资金融风险的措施 | 第52-54页 |
5.4.1 防止恶意收购风险的措施 | 第52-53页 |
5.4.2 预防高管股票期权风险措施 | 第53页 |
5.4.3 防范权益性风险损失的其他方法 | 第53-54页 |
5.5 企业Z应对债务性融资金融风险的措施 | 第54-55页 |
5.5.1 控制适度的负债规模和合理的负债结构 | 第54页 |
5.5.2 降低债务融资成本 | 第54-55页 |
5.6 企业Z应对组合融资金融风险的措施 | 第55-57页 |
5.6.1 防范高风险融资组合风险的措施 | 第55页 |
5.6.2 防范中等融资组合风险的措施 | 第55-56页 |
5.6.3 防范低风险融资风险的措施 | 第56-57页 |
6 结论 | 第57-59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7-58页 |
6.2 研究的不足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64页 |
A.问卷调查表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