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75页 |
1.1 光电催化分解水简介 | 第16-44页 |
1.1.1 半导体、半导体的能带弯曲、空间电荷区域 | 第16-17页 |
1.1.2 光电化学分解水基本原理 | 第17-19页 |
1.1.3 光电化学分解水的装置 | 第19-23页 |
1.1.4 能量转换效率与量子转换效率的计算 | 第23-28页 |
1.1.5 光电极材料概述 | 第28-37页 |
1.1.6 提高光电极性能的方法概述 | 第37-44页 |
1.2 电喷雾离子化方法简介 | 第44-57页 |
1.3 本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5页 |
第二章 ZnFe_2O_4纳米结构薄膜的制备及其光电催化分解水性能研究 | 第75-92页 |
2.1 引言 | 第75-7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76-79页 |
2.2.1 试剂和材料 | 第76-77页 |
2.2.2 ZnFe_2O_4的合成 | 第77-78页 |
2.2.3 仪器表征 | 第78页 |
2.2.4 光电化学分解水表征 | 第78-7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79-87页 |
2.3.1 衬底温度对形貌和性能的分析 | 第79-8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第三章 Fe_2TiO_5的制备及表面F处理对其光电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92-115页 |
3.1 引言 | 第92-9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93-95页 |
3.2.1 试剂和材料 | 第93-94页 |
3.2.2 Fe_2TiO_5的合成与表面F处理过程 | 第94页 |
3.2.3 仪器表征 | 第94页 |
3.2.4 光电催化分解水的测试 | 第94-9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95-110页 |
3.3.1 Fe_2TiO_5的表征 | 第95-98页 |
3.3.2 Fe_2TiO_5薄膜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98-103页 |
3.3.3 表面F处理对Fe_2TiO_5光电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103-11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5页 |
第四章 Fe_2TiO_5的表面Al~(3+)处理及Fe~(3+)处理对其光电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115-131页 |
4.1 引言 | 第115-11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117-118页 |
4.2.1 试剂和材料 | 第117页 |
4.2.2 光电极的表面处理 | 第117页 |
4.2.3 仪器表征 | 第117-118页 |
4.2.4 光电催化分解水测试 | 第11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118-12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27-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131-133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133-134页 |
发表文章情况 | 第134-135页 |
致谢 | 第135-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