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衬砌结构变形缝设置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围岩分级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2 隧道温度场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隧道变形缝设置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隧道围岩分级及受力特性研究 | 第17-32页 |
2.1 隧道围岩分级及方法 | 第17-22页 |
2.1.1 铁路隧道的基本分级 | 第17-20页 |
2.1.2 铁路隧道围岩分级的修正 | 第20-22页 |
2.2 围岩力学特性 | 第22-29页 |
2.2.1 围岩压力 | 第22-27页 |
2.2.2 岩体的变形破坏特性 | 第27-29页 |
2.3 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第29-31页 |
2.3.1 地质因素 | 第29-30页 |
2.3.2 人为因素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铁路隧道温度场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45页 |
3.1 隧道温度应力 | 第32-36页 |
3.1.1 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 第32-33页 |
3.1.2 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分类 | 第33页 |
3.1.3 热传递的方式 | 第33-36页 |
3.2 稳态热分析 | 第36-41页 |
3.2.1 热分析的单元 | 第36-37页 |
3.2.2 温度场基本方程 | 第37-39页 |
3.2.3 热应力有限元分析 | 第39-41页 |
3.3 热物理参数确定 | 第41-44页 |
3.3.1 物理参数的选取 | 第41-42页 |
3.3.2 热-结构耦合分析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铁路隧道变形缝设置研究 | 第45-55页 |
4.1 变形缝概念及分类 | 第45-50页 |
4.1.1 变形缝概念 | 第45页 |
4.1.2 变形缝分类 | 第45-46页 |
4.1.3 隧道的温度应力 | 第46-49页 |
4.1.4 隧道的不均匀沉降 | 第49-50页 |
4.2 变形缝间距设置要求 | 第50-52页 |
4.2.1 变形缝设置机理 | 第50-52页 |
4.2.2 明挖段变形缝间距优化 | 第52页 |
4.3 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 | 第52-54页 |
4.3.1 干缩裂缝预防措施 | 第52页 |
4.3.2 温度裂缝预防措施 | 第52-53页 |
4.3.3 徐变等引起的塑性裂缝预防措施 | 第53页 |
4.3.4 设计原因引起的裂缝预防措施 | 第53页 |
4.3.5 施工管理引起的裂缝预防措施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地质影响因素数值模拟分析 | 第55-72页 |
5.1 计算模型与工况 | 第55-56页 |
5.1.1 计算模型 | 第55-56页 |
5.1.2 施加边界条件 | 第56页 |
5.1.3 计算工况 | 第56页 |
5.2 计算参数选取 | 第56-57页 |
5.2.1 衬砌参数 | 第56页 |
5.2.2 围岩参数 | 第56-57页 |
5.3 相同级别围岩数值模拟分析 | 第57-60页 |
5.3.1 未设变形缝模拟分析 | 第57-59页 |
5.3.2 设置变形缝模拟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5.4 不同级别围岩数值模拟分析 | 第60-71页 |
5.4.1 未设变形缝模拟分析 | 第60-65页 |
5.4.2 设置变形缝模拟分析 | 第65-69页 |
5.4.3 变形缝设置与否结构综合性能分析对比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温度影响因素数值模拟分析 | 第72-93页 |
6.1 计算模型及工况 | 第72-73页 |
6.1.1 计算模型 | 第72页 |
6.1.2 计算工况 | 第72-73页 |
6.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73-92页 |
6.2.1 未设变形缝模拟分析 | 第73-82页 |
6.2.2 设置变形缝模拟分析 | 第82-91页 |
6.2.3 变形缝设置与否结构综合性能分析对比 | 第91-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3-94页 |
7.1 结论 | 第93页 |
7.2 展望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页 |